文献精读

温度和饵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胃排空的影响

一、目的与背景

1.石斑鱼

石斑鱼在亚洲市场尤其是香港、新加坡、台湾等市场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早期在马来西亚主要养殖种类为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lanceolatus,俗称龙趸石斑或龙胆石斑)和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fuscoguttatus,俗称老虎斑),但其生长速度较为缓慢;

2.杂交新品种——珍珠龙胆石斑鱼

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lanceolatus♂×Epinephelusfuscoguttatus♀)又称珍珠斑和龙虎斑,是由雄性鞍带石斑鱼和雌性棕点石斑鱼杂交培育获得,具有肉质品质好、抗逆性较强和生长速度快等优势;

图片来源:AET实验室

3.珍珠龙胆石斑鱼培育过程及水温条件

杂交繁育:路基孵化场,26℃;

养成:马来西亚水域,海水网箱,27-30℃;

4.研究目的

探究不同温度和不同饵料类型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摄食量、饲料转化率、生长和胃排空时间的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

2.1样本采集和实验设置

实验对象:珍珠龙胆石斑鱼,N=,体长=20cm±0.50,体质量=g±2.90;

暂养:6个暂养水箱,1.96×1.02×0.61m,L,64尾/箱,盐度30,温度26℃,10天;

实验设置:24个实验水箱,×63×46cm,L,6尾/箱;其中,12个水箱投喂冻虾,设置22、26、30、34℃四个温度,每个温度设置3个重复组,另12个水箱投喂颗粒饲料,温度设置同上;

投喂:新鲜解冻虾(Acetessp.),58%蛋白质,8%脂肪,7.54%碳水化合物;商业颗粒饲料(Marine/84,CPGroup,Malaysia),50%蛋白质,8%脂肪,7%碳水化合物;饱食投喂,2次/天(9:00,16:00);

2.2数据记录

2.2.1生长摄食

(1)日摄食量(foodconsumption,FC);

(2)饲料转化率(foodconversionrate,FCR);

(3)特定增长率(specificgrowthrate,SGR);

2.2.2胃排空时间

剩余尾,每个重复水箱10尾,其余条件同上;饥饿3天后饱食投喂,投喂后2h、6h、8h、12h、14h和17h解剖消化道,记录内含物的质量。

三、结果

表1:珍珠龙胆石斑鱼最终体长、最终体质量、日摄食量、饲料转化率和特定生长率方差分析

表2:组合单元平均值成对比较

3.1日摄食量

饵料类型对其无显著影响,不同温度对其有显著影响;

22-30℃,显著增加,30-34℃,显著降低;

30℃+冻虾组有最大值(39.09g/d,p0.05),22℃+饲料组有最小值(26.57g/d,p0.05)

3.2饲料转化率

饵料类型对其有显著影响(22℃时除外),不同温度对其有显著影响;

22℃+冻虾组有最大值(1.,p0.05),30℃+冻虾组有最小值(1.,p0.05)

3.3特定生长率

饵料类型对其有显著影响,不同温度对其有显著影响;

22-30℃,显著增加,30-34℃,显著降低;

30℃+冻虾组有最大值(1.00%BM/d,p0.05),22℃+饲料组有最小值(0.%BM/d,p0.05)

3.4体长和体质量

图1:珍珠龙胆石斑鱼实验期内平均体长

图2:珍珠龙胆石斑鱼实验期内平均体质量

生长量:从22到30再到34℃,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平均体重增长速度:22和34℃组低于26和30℃组;

30℃+冻虾组有最大生长量(33.31cm,.34g,p0.05),22℃+饲料组有最小生长量(25.4cm,.2g,p0.05);

3.5胃排空时间

受温度和饵料种类影响显著;

在22、26、30、34℃下,饲料组和冻虾组的胃排空时间分别为

13、14、15、17h和12、13、15、17h;

从22到30再到34℃,呈先降后升的趋势;

所有温度下,冻虾组饲料组;

30℃+冻虾组有最短时间12h,22℃+饲料组有最长时间17h。

四、总结

1.温度和饵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日摄食量、饲料转化率、特定增长率和胃排空时间有显著影响;

2.26-30℃对生长性能和消化有积极的影响;22和34℃对生长性能和消化有负面的影响;

3.投喂冻虾组的生长性能都好于投喂颗粒饲料组;

4.26-30℃可能是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的最佳温度;22℃和34℃可能接近其生长的限制温度;研究数据将有助于其生长阶段的标准化管理。

END

文本:程学文史存卓熊玉宇

编辑:程学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zy/8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