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的重要工具体质辨识介绍
北京皮肤病医院咨询 http://pf.39.net/bdfyy/bdfyw/160303/4779916.html中医体质辨识标准自从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以来,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和临床实践,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度。但是,大多数的人仍然对它缺乏了解。大家对养生的需求日益增加,听讲座的人越来越多,都希望能根据自己个体的状况得到个性化的调养,中医的体质辨识就可以部分的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开展体质辨识中的一些体会,和大家聊一聊。 一、什么是体质? 所谓体质,是指人的先天禀赋(含遗传)和后天生活相融合而形成的整体身心素质。体现于人的形态、结构、功能、性格、伦理和适应环境(自然和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在人生的胎儿、童年、青少年、成年、中老年等阶段,它是相对稳定的,但又具有动态可调性。 二、什么是中医体质辨识? 其实就是中医体检的部分内容。你是否有过这种情形:这段时间特别疲乏,或者出现头晕头疼、两眼干涩、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躯体出现这些状态后,到医院又检查不出异常指标,而此类情况正好属于中医体检中的病理体质所能涵盖的内容,中医体检对此能够大显身手,发挥优势。 通过中医体检确定的体质类型,中医师可根据各人的体质状况,分别配制方便、有效的中药及制定相应食疗、情志、起居等各方面的指导,逐步调理,达到养生益体的效果。 三、体质是怎样形成的? 体质的形成和变化与两个主要因素有关。 一是先天禀赋——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出生时父母给你的所有,就是先天禀赋,这个是体质形成的重要基础。一些遗传性、先天性疾病,中医就认为是先天禀赋所致,也就是特禀质中间的一类。而体质的差异性与转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因素的影响。 二是后天调养——人既存在于社会之中,也存在于自然之中,所以,每一个人的体质就必然和社会与自然环境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而言,一个健康的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体质多为平和质,但是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周围的水土、空气等自然环境,社会家庭环境、饮食习惯等等的影响,会让人的体质逐渐发生改变。当一个人突然转变自己生活的环境或者习惯的时候,如果调摄不当,就会出现种种不适的症状。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对人体质形成的通俗理解。 一个人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适应程度,往往由个体体质来决定,例如对待同一事件的态度,有人开朗乐观,有人忧郁烦恼。对自然气候的适应能力也是一样,有人“能冬不能夏”,有人“能夏不能冬”。迁徙异地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正是体质与自然环境起了冲突的表现。这些表现都说明人与环境密切相关。 四、体质辨识的理论是怎样形成的? 通过文献学研究方法,共检索了《内经》至民国期间重要古代文献种及现代文献60余种。对王琦等11位现代中医体质研究者有关体质分类及特征的表述进行了出现频率的统计。其中,古代文献共个体质特征描述,现代文献共个特征描述,以此作为体质分类及特征表述的参考。结合现代医家分别进行的例以上、总数例所得出的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和统计分析,提出了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基本体质类型的概念。 当然,这种理论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需要中医体质研究专家的共同努力。 五、中医体质类型都有什么特点? 1、平和质:是指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也就是一个生理、心理都健康的人。 2、气虚质:是指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 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3、阳虚质:是指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4、阴虚质:是指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5、痰湿质:是指痰湿凝聚,以体型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6、湿热质:是指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7、血瘀质:是指血行不畅,以肤色晦暗、舌质紫暗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心主血脉,我们用一颗心来代表。 8、气郁质:是指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林黛玉是典型的代表。 9、特禀质:是指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但是,就像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一模一样的一样,世人也绝不是只分为九类,绝大多数的人是兼有比较明显的2-3种体质的混合体质,其他的体质特征也或兼有一、二。比如:气虚血瘀质、阳虚痰湿质等。这样才构成了百人百性、大千世界,也才有了中医的因人、因地、因时的辨证施治、个体养生。 六、体质辨识是怎么做的? 1、是让需要中医体质辨识的人,根据自己目前生理、心理的状况,如实填写《中医体质辨识量表》,量表一般为选择题,约60道题左右,每一道题分为5个档次。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填表前,要把握好自己状态的轻重档次,是A.没有?(根本不)B.很少?(有一点儿)C.有时?(有些)D.经常?(相当)E.还是总是?(非常)。这一点很重要,临床发现有些人把握不好,结果许多种体质的分值都很高,这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医生在发现这种情况时,应给与及时的指导帮助。 2、由医生进行统计计算,计算机加权处理,得出测试人各种体质的评分。 3、由医生根据测试人的家族史、个人病史、目前的症状体征、包括看舌象、摸脉象,结合各体质的得分,给出体质辨识的结果。 4、一般会依据公认的理论,给出相应的体质特点介绍、发病倾向、调摄法则的书面指导。 七、体质辨识有什么用? 对医生而言,辨清体质能有针对性地作预防性治疗,及时纠正体质偏差,防止疾病发生,中医称为“治未病”。比如,你觉得最近一段有明显的疲劳感,做了各种检查没发现问题,想让一个你信任的中医大夫给调理一下。过去医生会在四诊合参的情况下根据经验给出处方。现在有了体质辨识,就可以给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医生下药就会准确得多。 对广大民众而言,尽管没有明显不适,做一个体质辨识,预知自己属于哪一类疾病的易感人群,可以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范。例如: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坚持体育运动,主动舒缓精神压力等,对改善体质、预防易感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八、体质偏颇应该如何进行调理? 这个内容非常广泛,没法一一介绍,我看到有些专家给出的简单建议比较好,与大家共享。 1、平和质: 属于正常体质,注意营养均衡,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就可以了。 2、气虚质: 食疗状元:牛肉;性味甘,平。入脾、胃经。⑤《韩氏医通》:"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宜炖服,易消化。 食疗榜眼: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不燥不腻,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等作用,可煮食、凉拌。 食疗探花:扁豆;性味甘,平。入脾、胃经。可熬粥。 药物调理:玉屏风散等。 3、阳虚质: 食疗状元:羊肉;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中医认为可以补肾壮阳、暖中祛寒,阳虚的人可以每周喝一次羊肉豆腐汤。 食疗榜眼:茴香;茴香辛甘温,具有温阳补火和散寒理气的作用,可以自制五香粉,做菜时加一点,就成了药膳菜。 食疗探花:牡蛎;牡蛎具有温阳、止汗、化痰等多重功效,能改善手脚冰凉的现象,如果中午吃麦冬牡蛎烩饭,下午一定全身都暖暖的。 药物调理:金匮肾气丸等。 4、阴虚质: 食疗状元:甲鱼;甲鱼可以滋润精血,补益阴虚。可以做枸杞沙苑甲鱼汤,每月喝两次。 食疗榜眼:石榴;石榴味甘酸涩,生津止渴,有助于消化、缓解身体疲劳。 食疗探花:猕猴桃;猕猴桃性寒,可调理身体的阴虚现象,可以每天午餐后喝1杯猕猴桃汁。 药物调理:六味地黄丸等。 5、血瘀质: 食疗状元:山楂;山楂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经常吃一些用山楂做的小零食,例如山楂梨丝。 食疗榜眼:油菜;油菜能活血化瘀、健脾养胃、补血益气、解毒消肿,可以经常做油菜鲜藕竹笋汤食用。 食疗探花:苦丁茶;苦丁茶能生津、消食、化瘀,可以每天喝苦丁蜂蜜茶。 药物调理:桂枝茯苓丸等。 6、痰湿质: 食疗状元:白萝卜;味辛甘,性凉,入肺胃经,下气消食,除痰润肺,解毒生津,和中止咳,利大小便。生熟吃均可。 食疗榜眼:红小豆;平和、味甘、酸,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肿的作用,可熬粥、做馅,但不宜太甜。 食疗探花:薏苡仁;性味甘淡,凉。入脾、肺、肾经。健脾,渗湿,止泻,排脓。熬粥。 药物调理:平胃散合山楂丸等 7、湿热质: 食疗状元:西瓜;甘,寒。入心、胃、膀胱经。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现在四季皆可吃到。 食疗榜眼:苦瓜;苦,寒。归脾、胃、心、肝经。功效:清热祛心火,解毒,可凉拌、炒菜。 食疗探花:番茄;味甘、酸,微寒。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养阴凉血、健胃消食等作用,生熟吃均可。 药物调理:龙胆泻肝丸等。 8、气郁质: 食疗状元:驴肉;《日华子本草》中指出:“驴肉,解心烦,止风狂!”是改善气郁质的佳品,可以每周吃次豆豉驴肉。 食疗榜眼:莲藕;莲藕有清热生津、缓解心情烦躁的作用,晚餐可以经常炒一些莲藕食用。 食疗探花:金橘;金橘可理气、解郁、化痰,经典的食用方法是制作金橘饮作为茶饮。 药物调理:逍遥丸等。 9、特禀质 因为这中间包含了很多的疾病,我的建议是因病而异,不在这里推荐。 九、体质可以改变吗? 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人的体质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通过药物、食物、生活方式等干预手段,可以使人的体质偏颇失衡状态得到改善与调整,从而恢复健康。 十、什么时候适合调理体质?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相应,冬季是万物潜藏的季节,在这一时期,日短夜长,有利于休养生息。寒冷季节人的食欲较好,服用滋补品较易吸收,有利于体虚者养精蓄锐,所以冬季是改善各类虚弱体质的较好时期。 但是,有一些疾病好发于冬季,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源性心脏病等。到了夏季,则是这类疾病的缓解期。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夏季是这些患者改善体质、增强防病能力的最佳时机,“冬病夏治”就是针对这类疾病的患者而提出的。说明不同人群的体质调养,要因人、因时、因病而异。 有慢性病或较重疾病的人,比如心脑血管病、肿瘤等,可以在服用西药治疗疾病的同时,服用中药的膏滋或汤药等,调理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和机体的修复能力,是一种好办法。 以上,我们分十个问题,简要的介绍了体质辨识的相关内容,期望能使大家对体质辨识有所了解,在体检、看病需要时,做一个体质辨识,对于“治未病”和“治已病”都是有帮助的。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 我都当成了喜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zy/8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隆重介绍一下薇之水系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