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根本在於療效,這是千百年來中醫得以生存延續的原因,也是中醫在國外逐漸發展壯大的原因。越來越多人選擇中醫問:我看到在您這裡每週都有四批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來聽您用英語講授中醫課,而且來找您看病的也以外賓居多。可是去年國內有幾位院士、教授和博士號召取締中醫,您怎麼看待這個現象?   答:這不新鮮,當年的紅衛兵破四舊,砸爛封資修的黑貨,搗毀古董,焚燒字畫。改革開放初期時興捷克、羅馬傢俱,有人賣了自己的紅木傢俱去趕時髦。五四運動要砸爛孔家店,文革後期在批林批孔。外國人把掠奪去的中國文物珍藏在博物館裡。到了今天,古董收藏熱席捲全國,人們還得花重金去國外贖買文物。儒學也在復興,國家投資到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學院。我想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國人的自尊、自信回逐漸回歸加強,中華文明也會隨之復興目前人們珍重有形、有像的東西,用不了多久,中國人的傳統思想、精神、價值觀也會逐漸回歸,中國不會總是做殖民地,出賣資源、廉價商品和勞動力。      問:我很欽佩您的樂觀和自信,可是醫學畢竟不是文物、藝術,是嚴肅的人命關天的科學,怎麼會和經濟實力、自尊心和價值觀扯得上關係呢? 答:醫學不僅僅是簡單救死扶傷的事情,而是涵蓋了預防、保健、治療、康復諸多領域。中醫因人而異,辨證論治的保健治療方法更適合個體的需求。普通人買衣服只能買現成的成衣,有錢人或有品位的人會找裁縫量身定做,道理是一樣的。相信隨著經濟地位、社會地位的提高,人的自我意識,主體意識的增強,預防保健意識的增強,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中醫。中醫為何越來越萎縮問:我現在也同意中醫在養生、保健方面有優勢,但畢竟生病以後絕大多數人會去看西醫,這一點難道也會隨著經濟發展、傳統文化的復興而改變嗎?答:就治療而言,人死不能複生,面對疾病選擇中醫還是西醫取決於自身的價值觀,或者跟從社會主流價值觀。而價值觀的形成和文化背景和經濟實力有直接的關係。同樣是得了癌症,約旦國王侯賽因選擇了去美國做手術、放化療,結果不到半年就死了。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選擇到中國接受以中醫為主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結果存活了10多年。鳳凰衛視的劉海若在英國被西醫判定為植物人,她的父母選擇了回國接受以中醫為主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問:可是大多數人是在西醫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死馬當活馬醫才去找中醫,或者急性病找西醫,慢性病調養找中醫。這和療效有關,跟價值取向有關嗎?答:中醫一樣能夠治療急性病,而且痛苦小,效果好,花費少。但是在社會價值取向以西醫為標準的情況下,西醫沒治好,大家認為得了該死的病,中醫沒治好就是治死了。上世紀初魯迅的父親被剝奪功名以後,酗酒傷肝,最後得了肝硬化,延請中醫調治。最終腹水吐血而死。魯迅非但不感激中醫減輕了他父親的痛苦、延長了壽命,反而罵中醫是騙子。本世紀初大藝術家、富豪陳逸飛得了同樣的病死在上海西醫醫院,有人說過什麼嗎?在這種環境氛圍中,中醫治療得不到機會施展,也得不到法律支持保護,只能越來越萎縮。比如說急性闌尾炎,西醫就得手術,手術之前患者必須簽字,認同如果出現了麻醉意外、失血感染等等問題,醫生不負任何責任。中醫不用手術,服用湯藥就能解決問題,我自己用大黃牡丹皮湯治療過3例病人,都是一副藥治癒。但是沒有任何保障,萬一出現一例失敗,那麼我的職業生涯就得結束,即便患者絕對信任,但是有幾個大夫會冒險呢?只好隨大流,讓病人去挨刀受苦。將來社會價值觀改變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健全了,中醫也就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中醫也就能更快發展,患者也會從中受益。怎樣看中藥的毒副作用問:以前人們的印象中藥是安全無毒的,可是最近屢屢發生使用中藥產生毒副作用的問題,您怎麼解釋這個問題? 答:是藥就有三分毒,這是常識。如果藥物沒有毒性,也就無法糾正人體的偏性。之所以要學習中醫,就是要求人們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正確使用中藥,化害為利。所以古人說:“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為人兒女者,不知醫為不孝。”以前人們懂藥性,有這個常識。而且從古至今,藥店裡面就有坐堂大夫,問病給藥,現場指導買藥。看看現在的局面,為了和國際接軌,規範醫療市場,坐堂醫被取締了。中成藥大多數被標記為OTC,非處方藥誰都可以買,不懂中醫也可以隨便用。西醫大夫也就學了幾十個小時的中醫課程,就可以開中藥。等出了事故,不反思使用者的問題,卻把屎盆子全都扣在中醫中藥上。   問:那您還是不承認中藥有副作用? 答:藥物在使用不當的情況下,給病人帶來傷害,不是藥物的問題,是醫生或使用者的問題。藥物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仍然不可避免地給人帶來傷害,那就是藥物的副作用。副作用的產生是因為藥性過於猛烈,中醫把藥物分成無毒、小毒、大毒。有副作用的藥一般都屬於虎狼藥,歸於大毒的範疇。中醫的哲學以恢復人體的自愈能力為目的,食療為首選,藥食同源的為次。儘量避免使用毒性大,副作用明顯的藥物。迫不得已使用時,也要求中病即止。而且中醫有一套複雜完整的炮製、配伍理論,來消除制約抵消藥物的副作用。不懂中醫而使用中藥,是人禍不是藥禍。問:既然中藥有副作用,為什麼不像西藥那樣在說明書上明明白白寫出來,告訴大家呢?答:使用藥物有個給誰用?什麼情況下用?用多少?使用多久的問題。這需要醫生來掌握。大多數中藥性味溫和,只有在使用不當的情況下,才會產生毒副作用。糖吃多了會蛀牙,您會要求賣糖的人表明糖的副作用嗎?辣椒吃多了會傷害口腔、眼睛、直腸粘膜,導致乾燥出血,您會要求賣菜的人標明辣椒的副作用嗎?問:同樣的藥物,效果應該是恒定不變的。為什麼您總是強調使用的問題呢?答:用同樣的原料,廚子炒出來的菜和你我做出來的菜,味道是不一樣的。用同樣的棋子下棋,為什麼會有輸有贏?同樣一顆植物,按照中醫理論指導下使用那才叫中藥,是一種結果。按照西醫理論去分析使用,那只能叫植物藥,會導致另外一種結果。還是使用者的問題,或者說是指導使用者的理論有問題。問:有人因為中藥龍膽瀉肝丸導致尿毒癥而號召取締中醫,您怎麼看? 答:演千手觀音那些漂亮的姑娘們,大多是因為使用鏈黴素導致耳聾,落下終生殘疾。上世紀70年代因為使用四環素,導致整整一代人牙齒變黑。我沒看見有人因此去號召取締西醫。且不說尿毒癥是否是由於龍膽瀉肝丸而起,也不討論是否用藥失當。但就這種厚此薄彼情緒化的價值取向,就不是科學公正的態度。未完待续厚朴中醫學堂堂主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正规
北京看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zy/2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