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湿疹的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

广告

广告

广告

当代水产独家报道:

作者

李锐成广州市番禺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作者

张燕英海南正强超越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来源

腾氏水产商务网-当代水产

工厂化养虾占地少,产量高,效益好,可以避免传统养虾方式带来的虾病和水体污染,减少天气变化对养殖的不利影响。我国沿海的对虾养殖经过多年的发展,工厂化养虾具有一定的基础,部分地区工厂化养殖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总体上基本采用“水泥池+温室大棚”为核心的精养模式。

一、养殖条件(一)场址选择

建场首先应考虑水源水质是否达标、水源是否充足;养殖污水处理排放是否带来污染;用电是否稳定,生产资料(饲料、药品等)是否供给充足;由于环保问题,禁止烧煤,而使用天然气成本过高,应优先选择拥有地热资源的地方建场。

(二)池塘建设与改造

1、温棚建造

养殖池塘普遍采用水泥池+温棚的建造工艺。温棚面积-0平方米,平面图形以长方向为宜。屋顶结构有拱形、向阳型、三角形等,采用钢屋架、木屋架、钢木混合架、混泥土结构等。屋顶覆盖保温膜,采用钢筋结构或钢丝结构作为保温膜的支撑。

2、养殖池改造

养殖池不宜太大,应因地制宜。以方形、圆形为好,面积30--平方米;也有设计成跑道式。池底略成锅底,中央设置排污口;虾池水位控制在2.0米,平时维持水位在1.0-1.5米。目前南方有些地方使用玻璃钢水槽、薄膜池进行养殖。池塘通过设置聚乙烯管道,进行进水和排水。

3、蓄水池(海水处理池)

进入虾池的水体需要进行沉淀、消毒、过滤处理。一般蓄水池蓄水能力与养殖水体比例为1:2左右,视养殖模式来决定蓄水池的面积。蓄水能力必须满足高峰用水的需要。

4、增氧设备

虾池的增氧主要使用鼓风机,匹配的功率为每方水体15-20瓦,一般养殖场应配备2台以上的鼓风机,预防出现故障时应急使用。空气通过管道、气盘(气石、纳米管)等输送到池底,为池水增氧。大池子和跑道式养殖池塘可使用叶轮式增氧机。保证水体溶解氧在5mg/l以上。

二、养殖前的准备工作(一)水池消毒和温棚熏蒸

1、温棚熏蒸。在养殖前,应对温棚进行消毒,一般可以采用熏蒸的方法对空气、薄膜、缝隙等进行消毒,杀灭有害的微生物。一般用高锰酸钾、水和福尔马林按1:1:2的比例混合,使之产生气体,进行消毒。

2、新建水泥池,用水浸泡10天以上,多次浸泡洗刷,消除水泥浸出物。水池和管道用强氯精或漂白精按有效氯5-6ppm消毒。

(二)水体消毒

1、进水:池塘消毒过后,排掉消毒水,冲洗池底,进水至80厘米,进水口用80目双层筛绢网过滤。使用过滤水的无需再次网滤。

2、消毒:进水到位,用碘制剂(有效碘1%)0.5-1ppm泼洒,杀灭水体病原菌和病毒。

(三)培水、活水

1、解毒

用有机酸解毒剂泼洒,解除水体的有毒物质。

2、培菌

用复合乳酸菌溶液5ppm+芽孢杆菌1ppm+红糖10ppm浸泡3-4小时泼洒,隔天1次。连用2-3次。培养稳定的以有益微生物为主导的微生态系统,防御有害菌的滋生。

3、培水育藻

在第二次培菌时,用黄腐酸钾3ppm+红糖1ppm配合适量肥水产品泼洒;培养有益单胞藻类。

三、放苗

1、虾苗的选择与试水:

(1)选苗:选择信誉度好、种虾来源明确、健康的虾苗进行养殖。健康虾苗群体发育整齐,肢体完整、光洁,肌肉饱满透明,附肢中色素正常,胃肠充满食物,游动活泼,逆游能力强,外部无寄生物及附着污物。

(2)试水:放苗前试水是养殖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放苗前,从苗场取-尾虾苗,放到水池的网箱中,24小时后计算成活率。成活率达到90%,即可放苗。如达不到,要找出原因,对因处理后方可放苗。

2、放苗密度:

根据当地的养殖成活率、硬件条件和换水量,以及技术管理水平等,综合考虑放苗量,因地制宜设置养殖密度,切勿跟风。一般每方水体放苗-尾,条件较好的可以放到-1尾。

3、放苗前的操作:

放苗前1天,用蛭弧菌泼洒,抑制弧菌的生长。

放苗前2小时,用多维+有机酸解毒剂泼洒,解除应激,保障虾苗入池顺利蜕壳;第二天再用1次。

四、饲养管理

工厂化养殖不同于外塘养殖,水体饵料生物缺乏,放苗的当天就应该投喂饲料。同时,由于水体的滚动状态,水体的有机碎屑悬浮在水中,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因此工厂化养殖的饲喂管理特别重要。

(一)投料量的次数

一般放苗初期,每天投喂4-6餐,用虾片和开口料投喂,有条件的可以适当投喂卤虫(丰年虫)、桡足类和枝角类。以后逐渐减为3-4餐,投喂对虾配合饲料,有条件的补充投喂生物饵料,如卤虫等。

(二)投料量的确定

可以参考一下表格,结合当时水温、水质和对虾食欲,来决定投料量。水好、虾健康、水温适宜,可多投;水温高、水体悬浮物多、蜕壳期少投或适当停料。在虾苗长到4厘米以后,以查看饲料台,结合水质、气候来调整投料量。

10万尾虾投料参考表

≤1厘米

-

2厘米

-克

3厘米

4斤

4厘米

8斤

5厘米

15斤

6厘米

28斤

7厘米

35斤

8厘米

50斤

9厘米

70斤

10厘米

96斤

11厘米

12厘米

(三)补充营养,肠胃保健

由于工厂化养殖水体中悬浮大量的有机质,对虾吃食有机碎屑非常容易出现肝肠问题,而一旦出现拉稀,粪便溶解到水体,导致水体发粘,对虾厌食、鳃肿、瘦身,水体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氨氮等升高。恶劣的水环境又胁迫对虾的健康,引起生长缓慢、发病或偷死。因此,肠胃保健和补充营养非常关键。

1、保护肠胃:用复合乳酸菌溶液+多维拌料投喂,每天1-2餐,可以一直拌料投喂;每5天再加蛭弧菌拌料,连用2天,保护肠道,减预防弧菌感染。

2、预防弧菌(EMS)、白便:用单甘脂+多维拌料投喂,每天1-2餐,连用5-7天为一个周期。同时水体做抗弧菌处理,如泼洒蛭弧菌或适当消毒。

3、增强食欲,拉稀:黄芪多糖+杨树花+甜菜碱拌料投喂,每天2餐。

4、预防白便:单甘脂+黄芪多糖+复合乳酸菌溶液拌料投喂,在白便流行季节使用。

5、补充营养,促进生长:小肽+多糖+多维连续拌料,每天1-2餐。也可用肽补和保护肠胃的组方联合拌料,效果更佳。

五、养殖前期管理

放苗后的养殖前期管理十分重要,虾苗在新的环境中是否适应,食物是否充足等,直接影响到虾苗的生长和健康。

1、保证充足的开口饵料,一般放苗以后马上投喂,用虾片和开口料浸泡复合乳酸菌溶液和多维泼洒。有条件的在放苗前,水体投放适量的丰年虫更佳。

2、放苗第三、第八天,用杨树花+有机酸解毒剂泼洒,预防苗期肠胃疾病和黄体的发生。第二天用蛭弧菌+光合细菌泼洒,抑制有害菌藻的滋生。

3、第五、第十天,用复合乳酸菌溶液+多维泼洒,维持水质清新,提高虾苗活力。

4、第七、第十四天,用过硫酸氢钾片干撒,氧化池底,解毒、护底,抑制有害菌藻。

5、当出现水粘(气头没有泡沫或泡沫不散)时,用过氧化钙+表面活性剂泼洒,去黏增氧,清除有害物质,调理肠道。

6、水色过淡时,用腐殖酸钠配合肥水产品泼洒,培养藻类。

六、转肝期管理

对虾养殖到4厘米左右,肝胰腺下面的白膜出现,预示转肝期的到来。转肝期是对虾比较容易发病的阶段。这个阶段,对虾食欲旺盛,什么都吃,容易导致肠胃疾病;另一方面,此阶段生长速度较快,肝胰腺的负担较重。所以这个阶段容易出现肝胰腺的问题。

1、肝肠保健,一般用龙胆泻肝散+黄芪多糖+多维拌料投喂,每天2餐,连用5-6天。

2、解毒护肝,用果酸+杨树花泼洒,晚上用过硫酸氢钾片氧化池底。

3、护底改底,每5-7天用过硫酸氢钾片+表面活性剂干撒。

七、水质管理

1、换水

养殖前期每天加水5-10公分,当水位达到1.2米时,可以换水,每天换水10公分。当虾苗生长到4公分后,加大换水量,可日换水10-20%;后期换水30-50%。换水量视水质情况而定,应急下可日换水%。换水虽是改良水质最快的方法,但换水量过大,会引起应激厌食和瘦身等问题。

2、解毒

工厂化养殖对虾,前期出现黄体不长,中后期出现蓝体,多是水体有毒物质超标的体现,应定期解毒。一般每7-10天,用腐殖酸钠5ppm+碳酸钙5ppm泼洒。

3、培水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用复合乳酸菌溶液5ppm+红糖1ppm+芽孢菌0.5ppm浸泡2-4小时泼洒,维持水质稳定;用光合细菌抑制甲藻等有害藻类繁殖。

4、稳水

养殖中后期,水体有机质较多,水体的微量元素容易缺乏,总硬度、总碱度下降,水质不稳定,PH下降,有害藻滋生。一般用碳酸钙10ppm+表面活性剂1ppm泼洒,提高硬度和碱度,稳定水质。

5、去黏

气头没有气泡或气泡不散,是水粘的表现,应及时用过氧化钙5ppm+表面活性剂1ppm泼洒,去黏增氧,清除有害物质。

6、氧化底底

定期用过硫酸氢钾片干撒,每5-7天一次。

八、日常管理

对虾养殖的日常管理十分关键,包括检查水质、吃食、对虾健康、环境控制等。

1、水质检测。定时检测水体的PH值、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等水质指标,确保水质达标,出现水质指标超标和变化过大,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2、检查对虾吃食情况,及时调节投料量;检查对虾的健康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控温。水温控制在28-32℃,日夜温差不大于3℃,使对虾各项生理指标达到最佳。低温到影响生长时,采用加温设备提高水温;高温时,打开门窗,增加通风来降低棚温。

4、控光。棚顶可以设置半透明的无纺布等遮光材料,并加固,达到控制光照的效果,避免过强额光照引起有害藻类如蓝藻、甲藻等生长,影响对虾的生长。

5、增氧。高密度的对虾养殖,必须保证溶解氧充足,水体溶解必须氧达到5mg/l以上,水面气泡成沸腾状。一般方水体使用15kw的罗茨鼓风机2台,每平方米放置气石2个。换水时,应及时调节气流开关,避免不换水的池子由于相对水位过高,充气不足导致缺氧。

6、抗应激。在水质变化大、水质指标超标、气候突变,大量换水时,适当泼洒抗应激的产品,提高对虾对应激的适应,提高体质和活力,预防疾病发生和偷死。

九、疾病综合防治

对虾工厂化养殖的疾病除了一般的感染性疾病外,更多是环境性的疾病。工厂化养殖池塘的养殖水体较小,操作方面,隔离好,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具有优势。但由于密度大,曝气环境等,水体溶解的有机质多,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需要通过大量换水或投放微生物制剂来解决水质污染问题,而这些会带来较高的耗氧和应激。

总结多年的工厂化养殖对虾经验,提出以下疾病综合防控措施。

1、厂区严格消毒。

放苗前,池子、管道、工具彻底消毒,生产车间严格熏蒸,彻底杀灭病原体,消除隐患。

2、水源处理。

(1)用水经过消毒、过滤,彻底杀灭病原体,消除隐患。

(2)检测水体的指标,及时补充矿物元素,提高总碱度和总硬度。

3、种苗检疫。

放养通过检测不带特定病毒和弧菌的种苗。

4、严格控制投喂量,保护肠胃。

工厂化对虾养殖,肠炎是最频发的疾病。

5、合理使用水质改良剂,减少换水量,减少应激。

6、补充足够的钙镁营养和总碱度。

广告

转载声明

本文为当代水产-腾氏水产商务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一律禁止转载!版权合作请联系:tschuanmei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zy/1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