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多囊导致闭经半年,还有办法吗
中药可以控制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31560.html 导语 卵巢多囊综合征,通常在女性的青春期发病,表现为月经紊乱、月经稀发甚至闭经等。但由于许多青春期女性在初潮后都会出现月经不规律,约85%的女性在初潮第一年都是无排卵的,但绝大部分在初潮后两年出现规律排卵。所以,当青春期女性月经紊乱的时候,她们就以为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从而忽略了多囊卵巢综合征。 那些在青春期就发病的女孩,等到婚后要孩子的时候,才发觉迟迟不能怀孕,此时一检查才被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多囊综合征 卵巢多囊综合征,别称硬化性囊性卵巢综合征,或卵巢多囊样改变,是女性疾病的一种。 现代医学认为,它的确切病因不详,涉及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 一般认为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常、肾上腺功能紊乱、遗传、代谢等因素有关。目前认为是卵巢产生过量的雄激素或是各种激素水平不相协调,卵巢长期不能排卵的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卵巢增大并含有很多充满液体的小囊,雄激素水平增高、不能排卵的内分泌疾病。该病典型临床表现为无排卵月经失调,如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稀发或不排卵,来月经前乳房发胀,或痛等。并常伴有多毛、肥胖、不孕(不孕率约占75%,以原发性不孕较为常见)、双侧卵巢增长或单侧卵巢增大及一些激素水平的改变。 临床表现 该病典型临床表现为: 无排卵月经失调,如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稀发或不排卵,来月经前乳房发胀,或痛等。并常伴有多毛、肥胖、不孕(不孕率约占75%,以原发性不孕较为常见)、双侧卵巢增长或单侧卵巢增大及一些激素水平的改变。 中西医治疗方式 西医一般采取胰岛素抵抗、药物诱导排卵、双侧卵巢楔形切除、脱毛、人工月经周期等治疗方法。因无排卵,无法产生孕激素,如长期多量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可出现内膜增生过快,非典型性增生,甚至癌变等。 西医其治疗目的主要是恢复有排卵的正常月经周期,且恢复生育能力,消除多毛。西医认为,一旦建立了正常的月经周期,就能够受孕了,卵巢也不再产生过多雄激素,症状也都会随之消失。由于西医并不清楚此病的病因,故暂时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很多表现在中医里归为月经后期、闭经或者经期延长;有些大量出血或持续时间很长的少量出血,可归为崩漏范畴。中医主要根据病人的表现来诊断,也就是说,在中医里诊断月经后错或者闭经的病人,不一定都是西医里的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根据病人的状态,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人分为脾肾不足、痰湿阻滞、气血不和等证型,它们都会造成运化失常,导致身体不平衡,月经不规律,但不同的证型产生的原因却不一样。 藏医指导 藏医认为,该病的病因是由于月经、黄水被风卷结于子宫而形成的。从传统藏医学角度来讲,妇科疾病的发生是和饮食起居的失调是有关系的,在发病初期阶段的时候被称为血潮阶段,而发展到疾病后期阶段的时候被称为风潮阶段。藏医学中特别讲究和注重外界各种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在治疗任何一种疾病时都很强调饮食和起居行为的重要性。因此,在治疗妇科疾病时更注重不食不洁之物、不暴饮暴食、不饮酒吸烟、不能超负荷的劳动、更重要的是不能使体内的“龙”、“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失调,一定要保持三大因素的平衡。 病例分享 医生治疗记录▲ 患者信息 性别:女性 年龄:19岁,大学生 症状:闭经半年以上,服药一直不见好转 诊断结果: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 医院检查报告单▲ 治疗方案 黎明:仁青芒觉两天1丸 早上:二十五味鬼臼丸2丸 中午:十四味羚牛角丸3丸 晚上:八味沉香丸4丸 月经恢复后加“二十五味大汤丸”继续巩固调理 二十五味大汤丸 二十五味大汤丸国药准字Z 红花、诃子(去核)、毛诃子(去核)、余甘子(去核)、藏木香、木香、波棱瓜子、渣驯膏、石榴子、豆蔻、木瓜、猪血粉、甘青青兰、骨碎补、芫荽、獐牙菜、兔耳草、秦艽花、榜嘎、角茴香、紫菀花、乌奴龙胆、绿绒蒿、水柏枝、巴夏嘎。 本品为棕褐色水丸;气微,味苦。 调和龙、赤巴、培根,开胃,愈溃疡,止血。用于久病不愈的身倦体重,胃、肝区疼痛,食欲不振,月经过多,鼻衄。 口服。一次2~3丸,一日3次,研碎后服用。 龙、赤巴、培根是藏医三大因素,三因失调则引起疾病的发生。本品具有调节三大因素的作用,因此临床应用极其广泛,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十四味羚牛角丸 十四味羚牛角丸国药准字Z 羚牛角、豆蔻、水牛角、紫草茸、鹿角、石榴子、喜玛拉雅紫茉莉、朱砂、熊胆、降香、藏茜草、肉豆蔻、圆柏膏、红花。 本品为棕红色水丸;气微香,味微苦。 活血化瘀,调经。用于子宫瘀血,月经不调,腰部酸痛,下腹痛,气喘背痛。 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研碎后服用。 藏医治疗妇科疾病血瘀症最常用药物之一,活血化瘀,行气养血,温经止痛、清宫排毒、祛滞散结,是调理妇科疾病的圣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yp/7289.html
- 上一篇文章: 湿疹反反复复治不好看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 下一篇文章: 百试百验祖传秘方简评郭永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