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

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产量最大,故习称“关龙胆”。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切段。生用。

苦,寒。归肝、胆经。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1、温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

本品苦寒,清热燥湿之中,尤善清下焦湿热,常用治下焦湿热所致诸证。治湿热黄疸,可配苦参用,如苦参丸(《杂病源流犀烛》),或配栀子、大黄、白茅根等药用,如龙胆散,(《圣惠方》);若治湿热下注,阴肿阴痒、湿疹瘙痒、带下黄臭,常配泽泻、木通、车前子等药用,如龙胆泻肝揭(《兰室秘藏》)。

2、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

本品苦寒沉降,善泻肝胆实火,治上述诸症,多配柴胡、黄芩、栀子等药用,如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3、惊风抽搐

取本品清泻肝胆实火之功,可用治肝经热盛,热极生风所致之高热惊风抽搐,常配牛黄、青黛、黄连等药用,如凉惊丸(《小儿药证直诀》),或配黄柏、大黄、芦荟等药用,如当归芦荟丸(《宣明论方》)。

煎服,3-6g。

脾胃虚寒者不宜用,阴虚津伤者慎用。

1、《神农本草经》:“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2、《药品化义》:“胆草专泻肝胆之火,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惊痫邪气,小儿疳积,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若囊痈、便毒、下疳,及小便涩滞,男子阳挺肿胀,或光亮出脓,或茎中痒痛,女人因癃作痛,或发痒生疮,以此入龙胆泻肝汤治之,皆苦寒胜热之力也。”

1、化学成分

本品含龙胆苦苷、獐牙莱苦苷、三叶苷、苦龙苷、苦樟苷、龙胆黄碱、龙胆碱、秦艽乙素、秦艽丙素、龙胆三糖、?-谷甾醇等。

2、药理作用

龙胆水浸剂对石膏样毛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从今天开始美伶营养将给大家介绍药食同源的食材,以便让大家更好的了解食材,做到科学养生。下期给大家介绍清热燥湿药类食材——秦皮。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兰州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genteng.com/ldyp/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