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辅周:屡用屡效十首验方

蒲辅周先生的老家是四川梓潼县,据当地人说,蒲老出川到北京的时候,几乎整个梓潼县的人来相送。名医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其经验来源于不间断的实践,用疗效让患者信服,而且将自己一生经验毫无保留传承下来。

1.外用寒湿积聚方

组成:乌头一两,干姜、良姜、白胡椒、北细辛、肉桂、丁香各五钱。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用一匙,加白面一匙,和匀,用生姜、葱白,煎取汁,调成膏状,摊于布上,贴患处,固定一夜,晨起去之。

主治:治寒湿冷气,凝于四肢关节,或足背、或小腹部、腰部,自觉冷痛,或有块,照法用之,能消散而愈。热证慎之,凡热证红肿热痛;寒湿皮色不变,喜暖怕凉。

背景:年5月,有一位姓孟的女同志,左脚长一硬块,形如李子,不痛不痒,皮色不变。已经数月,治疗无效。我从气滞寒凝试治之。用胡椒、小茴香、荜拨、白芥子各五钱,肉桂二钱,共为末,入面二两,和匀,分成五包,睡前用黄酒调药一包如饼样,贴患处,用布包扎固定,用四包药,硬块就消散了。

回忆十多年前,在成都亦治愈过一类似病人,用乌头、细辛、肉桂、荜拨、良姜为末,诸法同前,经两夜即消失。由此可见,足背硬块,多由寒湿引起。

2.三生祛痛方

组成:生乌头(草乌亦可)、生南星、生白附子。

用法:上药各等分,共为细末,每用一两,以葱白连须七茎,生姜五钱,切碎捣如泥,入药末和匀,用软布包好蒸热,包在痛处,其效颇速,痛可缓解。

主治:偏头痛。

3.头痛验方

组成:全蝎二十一个,地龙六条,土狗(蝼蛄)三个,五倍子五钱,生南星一两,生半夏一两,白附子一两,木香三钱。

用法:上药为细末,加二分之一面粉,用酒调成饼,摊贴太阳穴,纱布包固定。

主治:偏正头风,三叉神经痛,痛不可忍者。

4.连参散

组成:苦参十两,黄连五两,甘草三两,木香二两。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服二钱。痢疾白多者红糖水冲服,赤多者白糖水冲服。

主治:痢疾。

背景:解放前农村大流行,蒲老的祖父在香连丸的基础上立此方,治痢疾多效。

5.茺蔚老姜汤

组成:茺蔚子(益母草代亦可)一两,煨老生姜一两,红糖二两。

用法:上药煎取三碗,分三次热服。

主治:经行腹痛。每月行经时服之,多年痛经亦可随之而愈。

6.当归艾叶汤

组成:当归一两,生艾叶五钱,红糖二两。

用法:上药煎熬取三碗,分三次温服,每月经期服。

主治:经行腹痛,下腹凉,手足不温,属血寒者。

背景:此方是蒲老在农村用之有效的经验方,多年痛经、月经不调、服之经痛消失。

7.艾附丸

组成:艾叶、四制香附各等分。

用法:共为细末,红糖熬膏为丸,每次三钱,开水送服。

主治:妇科痛经、月经不调,属胞宫有寒,肝气不舒者,用之有效。

8.痛风验方

组成:三角风、八角风、九节风、鸡血藤、白通草、黑马草、花椒根(或用花椒一钱)各二钱。

用法:好白酒半斤,浸七天可服,服完后加白酒半斤浸,每次服三至五钱,能饮酒者可服一两。

主治:关节痛。

背景:此方为张东友老中医得之于本地一位中医的经验方,后口传于蒲老,屡用有效。

9.疟疾

组成:酒炒常山二至三钱,知母、贝母、草果仁各一钱。

用法:水煎,晨起空腹热服,服后若吐,勿恐慌,此为病去。

主治:疟疾。有表证或食滞者,先解表消食,后用此方。

10.痢疾验方

组成:当归五钱,薤白头五钱,甘草二钱,滑石五钱,白芍五钱,槟榔二钱,莱菔子(炒)二钱,枳壳一钱,广木香五分(磨汁冲)。

用法:水煎服。

主治:休息痢。

背景:此方是蒲老给自己用的验方。蒲老曾经患慢性痢疾八年,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无效,用此方而愈。用于其他患者也见效。必须注意忌生冷。

  一治疗冠心病的经验

  蒲老认为冠心病的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不齐,这些与祖国医学的“胸痹”、“真心痛”、“厥心痛”、“心悸”、“怔忡”、“心劳”、“心气不足”、“血不养心”等有关,认为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多发于心劳、情志失养、饮食不节等所致。属虚者多,尤其病程久者;属实者少,一般多在病初见实证,也有虚实互见,错综复杂的。根据不同情况,以辩证观点作出适当的处理,一般都能获得良好效果。

初期病轻者也能治愈。治疗原则:健强心脏,调其不平,补虚泻实,益气和血,顺气活血,抑强扶弱,避免破气破血,而伤元气。这是蒲老心得之一。

所拟治法,以补为主,以通为用,名为双和散。其方为:人参(或党参)90克,茯神30克,远志15克(甘草水浸一宿炒),九节菖蒲60克(米泔水侵炒),丹参30克(甜酒侵炒),香附60克(童便浸炒),没药15克(麦麸炒)或用郁金30克代,血竭或红花30克,琥珀15克(另研),鸡血藤30克。共研细末和匀,每日3次,每次3克,空腹温水送服。医院心血管病研究组曾用此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例,有效率为90%左右。在蒲老气血双和(益气活血)的思想指导下,研制了新5号冠通丸,组方为:郁金、菖蒲、元胡、川穹、黄精、柏子仁、夏枯草。曾观察过多例冠心病患者,有效率为89.7%。

  蒲老治疗冠心病,除气血双和的方药之外,对其他类型辨证如下:

心脾不足,痰阻心络型,治法为健脾化痰,除湿宁心。用十味温胆汤出入:半夏、桔红、茯苓、炙甘草、竹茹、枳壳、菖蒲、志远、炒枣仁、党参易白术,以免恋邪。有好多例冠心病人,蒲老都是用十味温胆汤治愈的。

对气阴不足,心神不宁型,治法为益气养阴,宁心安神。用生脉散合酸枣仁汤加减:党参、沙参、麦冬、五味子、炒枣仁、茯神、川穹、知母、黄精、玉竹、甘草。

对胸阳不振,心脉受阻型,治法以温通心阳、芳香通络。方宗仲景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瓜蒌、薤白、法半夏、桂枝、陈皮、郁金、制香附、白檀香。

此外,如气血两虚者,宜用人参养荣汤或柏子养心汤加减。如见阳虚汗出,有虚脱现象时,可用独参汤或参附汤。

  二治疗心律不齐及心动过速的经验

  蒲老对此类证候,认为属于祖国医学的心悸、怔忡等范畴。在辨证施治方面,须分虚、实、痰、火四种类型。

虚者:多见面色苍白,少神乏力,气短音低,呼吸无力,自汗不止,脉细无力,舌淡苔白。治宜气血双补,方宗人参养荣汤。

实者:多见面赤,心烦,声高,大便秘结,或汗出而喜凉饮。脉细数无力,舌红苔黄,治宜小陷胸汤、竹叶石膏汤。

痰者:多见面微发黄,目下色暗,胸闷痰多,呼吸不利,体胖便溏。脉沉滑,舌苔白滑腻。治宜十味温胆汤或六君子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

火者:多见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干咽燥,眵目尿黄,脉滑数,舌红苔黄,治宜珠砂安神丸或温胆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三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

蒲老对高血压病主要分虚和实两大类型,虚证还分阴虚及阳虚,实证分肝胆实火及肝气郁结等。

  (1)阴虚的证候及治疗

  五心烦热,盗汗,日晡潮热,口渴喜饮,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失眠多梦,或遗精,脉细无力,舌红无苔,治宜滋阴。方宗六味地黄汤加味:山萸肉、山药、生地黄、茯苓、丹皮、泽泻、龟板、磁石、牛膝。

  (2)阳虚的证候及治疗

  肢凉畏冷,自汗、水肿,腹泻便溏,喜热饮食,或心悸气短,夜尿频数,脉沉细弱,舌淡苔白或无苔。治宜温阳散热,方宗附子汤加味:制附子、人参、茯苓、白术、白芍药、龟板、牛膝、龙骨。如虚烦不寐者,可用酸枣仁汤化裁:酸枣仁、川穹、茯苓、甘草、知母、牛膝、龙骨。

  (3)肝胆实火的证候及治疗

  头晕目眩,头疼头胀,面红目赤,烦躁目赤,烦躁易怒,口苦咽干,恶热,耳鸣,尿赤便秘,眵多,喜冷饮食,脉弦有力而数,舌红苔黄。治宜清泻肝火,方宗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栀子、生地黄、柴胡、当归、甘草、芦荟、大黄。

  (4)肝气郁结的证候及治疗

  心烦易怒,胸闷憋气,胸胁胀痛,喜太息,喜嗳气。脉弦涩,舌红少苔。治宜疏肝解郁。方宗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栀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制香附、决明子、夏枯草、荷叶、珍珠母。

  (5)肝风内动的证候及治疗

  头晕目眩,四肢麻木,手颤足幌,步履沉重,甚则口眼喎斜,舌强言塞,半身偏枯,或有牙关紧闭,鼻鼾昏睡,人事不省等中风症状,脉弦或沉细,舌红或正常,苔黄或白腻。治宜平肝熄风,方宗天麻钩藤饮合牵正散加减:天麻、钩藤、白蒺藜、菊花、夏枯草、桑寄生、牛膝、决明子、黄岑、生地黄、夜交藤、全蝎、僵蚕、白附子、地龙。

选自《蒲辅周纂研究》一书。

往期文章:

仲景心法传讲五(心脏病治疗)

方不在多,药不在杂,执一可以驭万

倪海厦:4味药是心脏病最好的药,掌握了这套方法,所有的心脏病都可以治好

治心脏病又快又好的仲景名方

刘渡舟治心脏病经验

这个秘方,救了无数心脏病、血管硬化、三高的人,不到五块钱

医圣张仲景千古名方,治疗心脏病的第一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gx/10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