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雀斑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714221.html

“鱼花”是指受精卵刚孵化出不久的仔鱼,一般体长6~9毫米。鱼花培育到全长3厘米左右的幼鱼,身体已经被鳞片覆盖,这时称为鱼种。石斑鱼生态育苗就是以绿色生态的方式,在人工控制环境的条件下将孵出的鱼花培育成鱼种的过程。

常见生产方式:

室内工厂化水泥池育苗、室外高位池育苗、和室外土池育苗。

常见品种:

珍珠龙胆(虎龙斑)、青斑(斜带石斑)、老虎斑(棕点石斑)、龙胆(鞍带石斑)、东星斑(豹纹鳃棘鲈)、老鼠斑(驼背鲈)、红斑(赤点石斑)、油斑(云纹石斑)、假油斑(褐石斑)、土斑(青石斑)、杉斑(清水石斑)、金钱斑(蓝身大斑石斑)、芝麻斑(布氏石斑)、七带斑(七带石斑)、黑石斑(条纹锯鮨)、云龙斑(龙纹斑)、杉虎斑(灿虎斑)、鼠龙斑(花龙斑)等。

石斑鱼室外大池育苗因其可直接在水体中培养生物饵料,营养丰富全面,能满足不同发育阶段仔稚鱼对适口饵料的需求同时建池及配套设施投资少,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因而目前被广泛采用。但室外池育苗也有弊端,如水质受底质和天气影响,水环境容易变化,较难控制池内敌害及浮游生物繁殖,无法人为调节理化指标尽早育苗,只能根据自然气候情况适时进行生产。所以这种育苗方式也只有在水源丰富,气温较高的区域流行。

(一)育苗环境与要求:

1.水温:仔鱼期适宜水温为24~30℃,最好经沙滤后入池。

2.pH:7.8~8.3。过高的pH不利于仔鱼生长。

3.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5.0-6.5mg/L较好。

4.光照:控制在~lx。避免阳光直射,培育池上方设置遮阳网。

5.盐度:23-28左右,不同品种略有差异。

6.水深:0.8-1.5米,前期水位可以适当降低。

4.水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等含量低于养殖标准。

(二)前期准备工作:

操作流程:清塘→进水→消毒→肥水→安装→布卵→开袋→调水→投喂→出池

幼体发育阶段:开目期(3天)、出芽期(9天)、发翅期(12~14天)、开翅期(14~24天)、收翅期(24~30天)、红头期(30~35天)和背带期(35~40天)。鱼卵发育经过5次变态,根据温度不同约孵化22~40天成石斑白身寸苗。

1.孵化池或孵化箱的准备

1)刷池:用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溶液彻底冲刷干净池底和四周侧壁,清除池壁和塘底及水车上的青苔、藤壶等,晾晒数天。也可用高压水枪冲刷池壁和翻洗塘底,将沙层中的黑色有机物及青苔颗粒等清理排出。将漂白粉溶化后均匀泼洒池壁和塘底,每亩用量30公斤来杀灭有害生物。

2)进水:先排掉塘底的消毒水,晾晒数天,再进适量新水清洗池塘后排出。进行2-3次,然后用目筛绢网过滤进水。有砂滤池和沉淀池进水效果更好。进水完成后用“渔卫士”1瓶1-2亩水面消毒加“水卫士”1包1亩池底消毒。全池泼洒,开增氧机1-2小时使水体混合均匀。

3)解毒:第二天用“解毒源”1包1亩解毒及降解重金属,重金属会影响受精卵的孵化。

4)肥水调水:泼洒“优益菌”和“高抗肥水膏”来肥水培藻稳定水体。如果肥水慢,可以选择相邻的一口塘做肥水塘,于放卵前3天施肥,从放卵前2天起抽水至孵化池。

5)安装:增氧系统由气泵、PVC硬管、橡胶软管和气石等配件组成,水车功率1-1.5kW,拆掉2个叶轮并反转;斜放于池塘一角固定,以便流水达到循环效果。孵化装置用∮60mmPVC管做框架(cm×cm×15cm),嵌入彩条布孵化袋(cm×cm×85cm),固定其四角。高温时节,孵化架上方要搭建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

6)布卵:选择良好天气,水温23℃以上下卵,一定要挑选质量好的鱼卵。孵化袋抽入经目筛网过滤新鲜海水,水面距上方25cm。四角安放散气石,持续充氧。鱼卵袋放入孵化水中浸泡15min,先注入1/3新水后再倒出,避免温差过大。或者先把装有受精卵的包装袋放入孵化箱中,待包装袋内外水温一致时,打开包装袋口,向袋内缓慢加水5~10次,缓缓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箱或池中。一般情况下,每口3m×3m×1.2m的孵化箱可孵化受精卵1公斤左右;如果是长途运输的鱼卵,先拿80目捞网过滤掉打包水,再用孵化水反复冲洗数遍。在桶里加原盐调节海水比重至1.,放进洗好的鱼卵。加10ppm的聚维酮碘消毒10min,将分离出的上浮好卵移入孵化袋。

7)孵化:每隔2-3h,用烧杯查看孵化程度。若见孵出仔鱼,及时调小气量保持微充气,避免气量过大。于孵化袋四角各打1杯,计数其中仔鱼并换算总量。有实验条件仪器,通过显微镜观察鱼苗发育情况。用比色法对照检测育苗水体pH值,掌握其动态变化。

8)开袋:布卵3天,仔鱼生长发育形成口裂和眼点,能自由游动和有摄食动作。此时解开孵化袋,让鱼苗自然进入池塘。开袋前12h,全塘泼洒“天然虾青素”和“生命1号”各1ppm,缓解仔鱼应激及营养平衡。

2.培育池准备工作

1)清塘:在仔鱼入池前15-20天开始。人工清除池底污泥和浒苔等,暴晒7~10天,然后进水10~20厘米,每亩泼洒漂白粉30公斤或生石灰60公斤。确认池塘中的鱼类、甲壳类全部死亡后,排掉池塘水,适当进水冲刷2-3次,每次20公分左右即可。高位池铺薄膜的池塘,可以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再暴晒7-10天,就可以进水。

2)进水:选择晴天,先排掉塘底的消毒水,晾晒数天,再进适量新水20-30公分清洗池塘后排出。进行2-3次,然后用目筛绢网过滤进水。有砂滤池和沉淀池进水效果更好。进水完成后用“渔卫士”1瓶1-2亩水面消毒加“水卫士”1包1亩池底消毒。

3)解毒:第二天用“解毒源”1包1亩解毒及降解重金属。

4)肥水调水:提前在仔鱼入池前5-7天泼洒“优益菌”和“高抗肥水膏”来肥水培藻稳定水体。

5)培养水蛛:肥水3天左右,水体中就会有轮虫、卤虫等动物性饵料出现,这时要及时沿池塘四周泼洒“壮苗王+保苗1号”或发酵的粉料“虾常健”来投喂,加速其生长和繁殖。这些都是仔鱼的优质天然饵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gj/8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