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湿敷疗法的操作与应用
婀栧崡鐧界櫆椋庡井淇′氦娴佺兢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医院皮肤科 开放共享积极共赢 每周五 18:00 追更新·右上请标星 及时见·右下点在看 浅谈中药湿敷疗法的 操作与应用 概述 中药湿敷法是采用中草药煎汤或取汁后用纱布直接敷于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本疗法是在传统的中草药捣烂外敷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曾广泛流传于民间。本疗法属中医外治法的“溻渍法”范畴。《外科精义》中说:“夫溻渍疮肿之法,宣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疮内消也。盖汤水有荡涤之功……此谓疏导腠理,通调血脉,使无凝滞也。” 根据药液温度的不同,湿敷可分为冷湿敷和热湿敷,每种湿敷又可分为开放性湿敷和闭锁性湿敷两种。其作用主要是通过皮肤血管的收缩,或扩张后,使之进一步反射性地收缩而达到消炎和抑制渗出的作用,又可以通过冷热减少末梢神经的冲动而达止痒的目的,还可以清除患处表面的污垢或刺激物。临床常用者为开放性冷湿敷。 图片来源于网络 Part1 适应症禁忌症 一般来说,开放性湿敷多用于冷湿敷,主要用于皮肤潮红、肿胀、糜烂及渗出明显者,如接触性皮炎、急性湿疹、丹毒、脓疱疮等;闭合性湿敷多用于热湿敷,主要用于慢性肥厚、角化性皮损,或有轻度糜烂、少量渗液者,如慢性单纯性苔藓、慢性湿疹等。 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 Part2 操作方法 1、物品准备。准备湿敷盆、盆内放入遵医嘱配置好的药液、湿敷垫数块(湿敷垫大小依冷敷面积而定)、塑料薄膜、绷带、一次性隔离单、干毛巾、大镊子2把和无菌手套、无菌棉球、水温计,必要时需备屏风。 2、关闭门窗,暴露换药部位(如在隐私处须以屏风遮挡),下垫隔离单,注意保暖。 3、用棉签蘸取甘草油清洁患处皮肤的附着物、痂皮、渗液等。 4、将湿敷垫(6~8层的纱布垫)浸入药液中,如为开放性冷湿敷药液温度为10℃左右;以双钳夹起或戴无菌手套将其挤干(以不滴水为度)后,将湿敷垫紧贴在患部(中间不能有空隙),大小与皮损处相吻合;用绷带将四肢、颜面部位的湿敷垫绑紧。 5、隔15~20分钟更换1次,持续时间为40分钟,每日1~2次。 Part3 注意事项 1、湿敷面部时,在相当于眼、鼻、口的部位将湿敷垫剪孔,露出鼻孔,以免影响呼吸。耳部湿敷时,外耳道可酌情塞棉球,以防溶液流入耳道。 2、操作时湿敷垫与患处皮肤之间应紧密接触,特别是头面、腋窝、阴囊处。 3、对于耳后、颜面、肛周、外阴、指缝间等部位,应特别注意面积不可过大;如若大面积湿敷时,注意不要超过身体面积的1/3;超过此面积时,可分批湿敷。 4、由于婴儿、老年人对冷热的耐受力差,反应迟钝,描述不准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变化。冬季最好勿在颈、心前区等部位应用冷湿敷。 5、湿敷溶液有可能引起个别患者的不良反应,如炎症加重、渗液增多或出现过敏反应,应注意观察,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对症处理。 6、湿敷垫如反复使用,应清洗晾干后,高压灭菌消毒。操作时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Part4 常用药物 湿敷所用药物,一般应选择具有清热、渗湿、收敛作用的中草药,如龙胆草、马齿苋、黄柏、苦参、生地榆、土大黄、千里光、蛇床子、虎杖、明矾、鬼箭羽、野菊花、徐长卿、桑叶等,将药物水煎为2%~5%溶液,或用水浸液,可抗菌、收敛、止痒、消炎,均有较好疗效。 方药举例: 马齿苋水剂 组成:马齿苋30g水ml 制法:煮沸20分钟,滤过冷却后备用。 功用:清热消肿,止痒收敛 适应症:急性湿疹、皮炎等渗出性皮肤病 龙胆草水剂 组成:龙胆草30g水ml 制法:煮沸20分钟,滤过冷却备用 功用:清热解毒,收敛止痒 适应症:急性湿疹、皮炎等渗出性皮肤病湿敷 苍肤洗剂 组成:苍耳子15g地肤子15g土槿皮15g蛇床子15g苦参15g百部15g枯矾6g水ml 制法:以上群药共碾成粗末备用。 功用:燥湿润肤,杀虫止痒 适应症:慢性湿疹,手足癣、掌跖角化以及其他肥厚性、角化性皮肤病等。 中成药: 清热消肿洗剂 周 末 快 乐 本文内容节选自《陈彤云损美性皮肤病治验》、《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责任编辑:江雅楠 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zz/8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外治奇方特效方祖传秘方
- 下一篇文章: 中医名词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