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专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210418/8860371.html

导读

看病如探案,高明的医生如精明的侦探,能从点滴的线索中,寻找到错综复杂的案件中的“病因”,从而抽丝剥茧出疾病的真相,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病人疑案

患者病症

苏某,女,45岁,已婚,工人,年4月6日初诊。

患者近3年来反复发作右胁肋部疼痛,多与进食油腻有关,两天前吃火锅后右胁肋部胀痛又作。现症:右胁肋灼热疼痛,痛引右侧肩背,甚则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口苦口黏,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请与胃痛相鉴别。

医案线索

以右胁肋部胀痛为主症,诊断为胁痛。右胁痛,胸闷纳呆,口苦口黏,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辨证为肝胆湿热证。

病机:湿热蕴结,肝胆失疏,络脉失和。

中医疾病诊断胁痛

中医证侯诊断肝胆湿热证

中医辨证

两者的病证中皆有肝郁的共同病机。但病位不同,胃脘痛病位在胃脘,兼有嗳气频作、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胁痛病位在胁肋部,伴有目眩、口苦、胸闷、喜太息的症状。

由此可以判断此患者是胁痛。

中医诊治

中医诊治

中医治法

清热利湿

方剂名称

龙胆泻肝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龙胆草6g栀子9g黄芩12g制大黄9g川楝子12g枳壳15g延胡索12g泽泻12g车前子15g

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服。

如果您对某类疾病或者某种药方有独到的见解,欢迎跟我们交流。同时如果您对我们所分享的医案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给我们留言。

对中医感兴趣的,可咨询免费获取学习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zz/7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