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糖概念

功能糖其实是指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糖醇等几种具有特殊生理功效的物质的统称。

其中低聚糖(或寡糖Oligosaccharides)是指其分子结构由2~10个单糖分子以糖苷键相连接而形成的糖类总称。分子量~,界于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多糖(纤维、淀粉)之间,又有二糖、三糖、四糖之分。

作为"特定保健用食品"的低聚糖是指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特别有益于胃肠健康的一类低聚糖,故又称"功能性低聚糖"。

人类体内没有代谢这种这些低聚糖的酶系,故不会产生热量,为难消化性低聚糖。虽然它们不能成为人体营养来源,但是却是肠道内有益细菌的增殖,统称“双歧因子”。对人体有特别的生理作用。

常见功能性糖醇名称、分类及用途

2

常见功能性糖醇名称、分类及用途

名称:低聚麦芽糖(醇)

分类:麦芽糖,麦芽三糖至麦芽八糖组成的混合物。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葡萄糖(a-1,4糖苷键结合)。

主要用途:滋补营养性,调解肠道细菌生长,防龋齿。

名称:低聚异麦芽糖(醇)

分类:异麦芽糖、异麦芽三糖、异麦芽四糖、异麦芽五糖等的混合物。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葡萄糖(a-1,6糖苷键结合)。

主要用途:防龋齿,促进双歧杆菌增殖。

名称:低聚异麦芽酮糖(醇)

分类:通常为2-4个帕拉糖分子聚合而成。

主要用途:甜味剂,防龋齿。

名称:环状糊精

分类:葡萄糖六糖、七糖、八糖等的混合物。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葡萄糖(环状a-1,4糖苷键结合)。

主要用途:低热值,防止胆固醇蓄积。

名称:龙胆二糖

分类:葡萄糖二糖。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葡萄糖B-1,6糖苷键结合

主要用途:能形成包装接体。

名称:偶联糖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葡萄糖(a-1,4糖苷键结合)

主要用途:防龋齿

名称:低聚果糖

分类:三糖、四糖、五糖混合物。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由1~3个果糖基通过β(2-1)糖苷键与蔗糖中的果糖基结合生成的三糖、四糖和五糖等的混合物。

主要用途:促进双歧杆菌增殖。

名称:潘糖

分类:三糖。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葡萄糖(a-1,6糖苷键结合)。

主要用途:防龋齿。

名称:海藻糖

分类:二糖。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葡萄糖(a-1,1糖苷键结合)。

主要用途:防龋齿,优质甜味。

名称:蔗糖

分类:低聚糖。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葡萄糖(a-1,6糖苷键结合)。

主要用途:防龋齿,促进双歧杆菌增殖。

名称:棉籽糖

分类:三糖。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由一分子D-吡喃半乳糖(1-6)、一分子D-吡喃葡萄糖(1-2)以及D-呋喃果糖组成。

主要用途:促进双歧杆菌增殖,显著改善肠道菌群,改善便秘和腹泻患者的便性,抗癌等多种生理功能。

名称:水苏糖

分类:四糖。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由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构成的非还原四糖。其结构式为:D-吡喃半乳糖基a-1.6-D-吡喃半乳糖基a-1.6-D-吡喃葡糖基a-1.2-3-D-呋喃果糖苷。

主要用途:促进双歧杆菌增殖。

名称:低聚乳果糖

分类:三糖。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由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构成的三糖。

主要用途:促进双歧杆菌增殖。

名称:低聚半乳糖

分类:分子结构一般是在半乳糖或葡萄糖分子上连接1~7个半乳糖基。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半乳糖(β-1,4苷键结合),葡萄糖骨架。

主要用途:防龋齿,促进双歧杆菌增殖。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半乳糖(β-1,6糖苷键结合)。

主要用途:促进双歧杆菌增殖。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半乳糖(a-1,2:β-1,2糖苷键结合)。

主要用途:优质甜味。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半乳糖(β-1,3苷键结合),乙酰氨基葡萄糖骨架。

主要用途:防龋齿,促进双歧杆菌增殖。

名称:低聚壳聚糖

分类:二糖至十糖。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乙酰氨基葡萄糖(β-1,4苷键结合)。

主要用途:抗肿瘤性。

名称:大豆低聚糖

分类:水苏糖、棉子糖混合物。

主要用途:促进双歧杆菌增殖。

名称:低聚木糖

分类:木二糖和木三糖为主。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2-7个木糖分子以3-1.4糖苜键结合而成。

主要用途:水分活性调节,选择性地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的增殖活性。

名称:木糖(醇)

分类:五碳糖继续加工成木糖醇

赤藓糖(醇)五碳糖醇。

主要用途:甜味剂,防龋齿。

名称:阿拉伯糖(醇)

分类:五碳糖。

主要用途:促进双歧杆菌增殖,防龋齿,影响人体蔗糖酶的活性,降低血糖。

名称:乳糖醇

分类:二糖。

主要成分和结合类型:由半乳糖通过a-1.4-糖苷键连接葡萄糖而形成。

主要用途:甜味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zz/1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