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家庭农场辽宁省义县存仁花卉种植专业
振兴乡村产业共育致富之花 辽宁省义县存仁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 辽宁省义县存仁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由村党支部牵头领办,采用“村党支部+合作社+村民+贫困户”模式种植花卉,引进“彩色玫瑰”新品种,带动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发展。合作社通过规范管理、健全制度、明晰股权等举措,既保证了成员收益,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吸引力、凝聚力逐步增强,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义县存仁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七里河镇七里河村,由村党支部牵头领办,成立于年10月。合作社因地制宜引入花卉种植,形成地区优势特色产业,业务范围涵盖花卉种植、销售、技术培训等,采用“村党支部+合作社+村民+贫困户”模式,带领七里河村农户脱贫致富,合作社年均实现创收万元以上。年底,全村原有的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农户参与花卉种植年均收入超过2万元,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 一、拓宽思路办合作社,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打破传统思路,摒弃靠天吃饭的想法。义县七里河村地处丘陵地带,自然气候干旱,人多地少,农户大多以种植玉米为生,贫困户户,村集体没有收入。面对村情,年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毕存仁探索七里河村的经济发展道路,查资料、跑市场、访实情,综合村里土壤、自然气候条件,在村委会上提出建大棚尝试种植扶郎花的建议,然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为打破村民担心花卉销路的顾虑,村党支部当年就牵头成立了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带动村民,拓宽思路,发展花卉种植产业。 解决筹资难问题,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合作社建花卉大棚需要资金,确定了入股资金为每股2万元。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带头入股6万元,其余党员共入股10万元,在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引领带动下,有20多户村民自愿出资入社,第一批共筹集资金50多万元。经过3个月苦干,合作社当年10月建成8栋高标准花卉种植大棚,栽植扶郎花苗12万株,11月产花,当年受益,年底每股分红元。这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他们积极出资,年底出资村民增加到户。花卉种植大棚前期出资结束后,村党支部成员和党员又让出部分股份给贫困户和村民,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二、规范运营,激活资源要素 2.1制度健全。合作社成立了成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村文书袁春龄担任合作社理事长,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监事长。合作社制定了章程和相应管理制度,财务由专人负责,公开透明,保障村集体和出资成员利益。股权明晰。年,合作社进一步明确了股权构成。 1是集体股万元占股31.7%,包括村集体资金出资48万元,合作社贷款出资万元。 2是农户出资万元占股43.6%,包括96名党员村民出资万元,63户农户亩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万元。 3是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依托扶贫政策,利用扶贫资金万元出资,占股24.7%。 2.2规模经营。合作社采用多种方式逐步扩大花卉种植面积。 1是合作社第一次筹资50多万元,经过3个月建成8栋高标准花卉种植大棚,栽植扶郎花苗12万株。 2是年,村集体又流转土地亩,建成16栋高效温室大棚,栽植扶郎花苗28万株。 3是利用63户农民成员作价出资的亩承包土地,扩大花卉种植面积。统一服务。合作社统一建造标准化的花卉大棚,共分为三期项目工程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万元,占地亩,建设高效花棚24栋、冷棚7栋,统一种植扶郎花。年末,由镇政府投资建设,七里河村经营管理的花卉大棚项目二期工程投产使用。年,由锦州银行投资万元建设花卉种植三期工程。目前合作社共有花卉种植大棚77栋,其中暖棚69栋、冷棚8栋,统一种植扶郎、玫瑰、百合、龙胆、多头小菊等花卉品种。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花卉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模式统一销售,效益可观。 三、推动农户脱贫增收,实现产业提升 3.1产业发展引领农户致富。合作社通过三种形式推动农户增收。 1是股金分红收益。普通村民出资,每股股金2万元,每股年均分红元;贫困户每户以扶持资金1万元出资,不承担风险,由村集体代为支付贷款利息,贫困户每股年均分红元。 2是土地流转资金收益。村集体流转村民土地,每亩年租金元。 3是工资性收入。合作社在花卉基地设置务工岗位,招募村民特别是妇女和贫困户务工,34名贫困群众参与务工,每人年增收近2万元。 3.2花卉种植产业得到提升。合作社深入分析市场需求,扩大花卉种植品种,引进“彩色玫瑰”,带动地区旅游、观光、餐饮、住宿等行业。合作社和周边乡镇分享经验,派出技术人员帮助兴建花棚,传经送宝。 3.3壮大村集体实力。村集体出资合作社,每年分红30万元以上,为村民缴纳合作医疗费用,修缮村内基础设施,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提高了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zy/13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鹏说药材周评受疫情药市整体上行影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