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方法超实用的蓝耳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PRRSV具有其生物特性和毒株的多样性,因此,给猪场防治该病增加了难度和不确定性,目前还没有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和彻底治愈的有效方法,PRRSV疫苗免疫效果又不太尽人意。 我们根据PRRSV的生物特性,以及该病的临床表现形式,并针对临床对该病防控中出现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大量临床试验后我们认为: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根据本场PRRS具体感染状态,选择适合本场的防控措施,能收到理想防控效果。现总结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1PRRS阴性场的防控 经检测,PRRSV抗原、抗体双阴性,定为PRRS阴性场。 1)闭群饲养,不向场外引种,自繁自育后备种猪。 2)做好生物安全,防止PRRSV的侵入。 3)需引种一定从双阴性场引种。 4)跟踪监测、定期监测PRRSV抗原、抗体。 5)不打PRRSV疫苗。 2PRRS阳性稳定场的防控 经检测,母猪PRRSV抗体阳性或者有带毒、其他猪群无感染定为PRRS阳性稳定场。 1)采取“闭群综合控制技术”(见后文)。 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抵抗力,禁止各种应激,可添加增强免疫力的药物。 3)落实生物安全,控制PRRSV在猪群中的传播,保持稳定。 4)跟踪监测PRRSV传播动态,防止暴发。 5)可接种PRRSV灭活疫苗,不可接种猪PRRSV弱毒疫苗。 3PRRS阳性稳定活动场的防控 1)采取“封群控制技术”。 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减少应激,添加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药物。 3)落实好生物安全措施。 4)跟踪监测PRRSV抗体。 5)接种疫苗:母猪怀孕56d接种PRRSV灭活疫苗,仔猪3~4周龄时打PRRSV弱毒疫苗,必要时间隔4周再加强1次,但不要超过2次。 6)完全恢复稳定后3个月仔猪,停止打苗,母猪可坚持怀孕56d打PRRSV灭活苗。 7)控制和治疗继发感染。 4PRRS阳性发病场的防控 母猪出现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HP-PRRS还引起高烧甚至死亡),其猪群同时发病,经实验室检测阳性,可定为PRRS发病场。 1)接种PRRS弱毒疫苗,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母猪配种前免疫1次,生长猪根据感染的时间提前3~4周免疫1次,隔4周再加强1次,最多不超过2次,待稳定后3个月停止使用PRRSV弱毒疫苗,母猪改为怀孕56d时打猪PRRSV灭活疫苗。 2)采取“封群综合控制技术”。 3)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抗病力,减少应激。 4)酌情添加中药制剂、清热解毒+补气固本+保肝护肾。 5)落实生物安全。 6)及时淘汰病猪。 7)跟踪监测病情趋势。 8)控制和治疗混合或继发感染。 封群综合控制技术技术路线:封群驯化、隔离淘汰、单向流动。 封群驯化1)后备母猪50kg时转入驯化舍,小群圈养每圈5~10头。 2)转入驯化后观察7~10d。 3)然后转入断奶母猪,每栏最少一头混养30d。 4)驯化30d后,合格者转入后备母猪舍,不合格者转入肥育舍。 5)驯化合格标准,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PRRSV抗体阳性率%。 6)建立个体健康档案,做好记录。 隔离淘汰1)驯化后合格的后备母猪转入后备母猪隔离舍。 2)实施小群圈养。 3)日龄开始做常规免疫。 4)同时用公猪诱情。 5)后备母猪第一次发情后,进行猪瘟、PRRSV抗体检测(PRRSV抗体2.0以下)。 6)在驯化及隔离过程中,不论断奶母猪或是后备母猪,免疫不合格、有其他病或质量不合格者、长期不发情者,一律淘汰不予治疗。 7)跟踪个体健康档案做好记录。 单向流动选好的后备母猪约50kg时,转入驯化舍与断奶母猪混养,合格转入后备母猪隔离舍,合格者配种,否则淘汰。 程序为:批次转入驯化舍→登记建档→观察7~10d→转入断奶母猪混养30d→检测→合格者转入后备母猪隔离舍(不合格者转育肥)→隔离舍进入常规免疫→种猪质量鉴定、发情鉴定、健康鉴定→合格配种,不合格淘汰。 1后备母猪的配种条件1)符合品种特征,发育良好,肢蹄健壮。 2)生殖器发育良好、乳头7对以上均匀整齐。 3)3~6胎母猪生的后代。 4)依规模选留数量。 5)体重kg,背膘15~18mm。 6)猪瘟抗体合格,PRRSV抗体2.0以下(阳性场)。 7)其他指标正常。 2药物调控技术路线:清热解毒,保肝护肾,补气固本。 1)清瘟败毒散+龙胆泻肝散+止咳散+芪参散等中药制剂酌情在饲料中添加。 2)复合维生素B可溶性粉+葡萄糖。 3)亚硒酸钠VE。 4)控制继发感染。 不要机械照搬,因场、因病、因猪施制。 成都兴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成都兴旺兽药公司)免费提供动物疾病诊治服务。 联系我们 --白癜风可不可以根治白癜风医院西宁哪家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genteng.com/ldyp/976.html
- 上一篇文章: 马兜铃酸导致肝癌的证据不足,有待进一步研
- 下一篇文章: CFDA发布中成药通用名称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