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口综合征灼口综合征(BMS)发生在口腔黏膜,以烧灼样疼痛感觉为主要表现,伴有口干、味觉障碍、舌痛等症状,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体征,也无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近年来,中医临床学者针对BMS进行辨证施治,疗效显著。灼口综合征验案1则,详述如下,以飨同道。

病历摘要

患者冯某,男,43岁,公司职员。年8月14日就诊。既往慢性胆囊炎病史3年余。自述患病以来,口中时常出现烧灼样疼痛,似被热水或热食物烫后的感觉,口中伴有铜味、时酸时咸的感觉,医院.诊断为“灼口综合征”,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维生素E以及对症治疗,罔效。

因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发作较前频繁,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起居,苦不堪言,故来就诊。除上述症状外,患者自述平素工作压力大,急躁易怒,小便黄赤,纳呆寐差,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大夫考虑患者证属肝胆经湿热,予以神农清口汤化裁。

处方:

龙胆草,黄芩,炒栀子,甘草,泽泻,车前子,柴胡,当归,生地黄,黄连,肉桂,丹参。一疗程。水煎,早晚分服。

并嘱患者避免食用辛辣及刺激性食物,消除精神压力,保证正常的作息规律。

用药近一疗程结束时复诊:患者自述服药近半疗程后,口中铜味骤然消失,又7日后烧灼感明显减轻,但口中仍有咸味道。在上方的基础上,又配以龙胆草、柴胡,去黄连、丹参,加女贞子.墨旱莲、茵陈。继续服用半疗程。后诸症基本皆消。

2讨论

BMS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全身、局部、精神等多种因素相关。目前针对BMS仍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西医多采用补充维生素、对症、心理疏导及暗示等治疗方法,疗效不佳。中医学认为,BMS属于舌痛"的范畴。早在《黄帝内经》对舌诊便有记载,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出脏腑的虚实、气血津液的盛衰盈亏。病位的深浅等。

大夫患者症状舌脉,考虑患者证属肝胆经湿热。肝胆湿热蕴结,壅阻于口,故见口中烧灼样疼痛;热扰心神,故见寐差;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滑均符合此证。故治以清泻肝胆,处方在神农清口汤基础上化裁。

初诊方中龙胆草乃大苦大寒之品,入肝胆经,泻肝胆实火,利肝经湿热,为此方之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清热燥湿,以助君药;泽泻、车前子清热利水,使湿热循水道而出;柴胡疏理肝胆气机,并引诸药入肝胆经;肝胆之热耗伤阴血,同时方中苦寒之品同样易耗伤阴血,故取当归、生地黄滋阴养血;甘草安中护胃,调和诸药;黄连清热燥湿,合肉桂乃交泰丸以助眠;加丹参以除烦安神。复诊时,患者症状减轻大半,但口中仍有异常味道,考虑肝胆湿热仍存,故加大龙胆草、柴胡剂量,增茵陈目的均为加大清肝胆湿热之力;女贞子、墨早莲为二至丸,滋阴养血,补益肝肾,以防肝胆湿热日久伤阴血。因药证相符,而获捷效。

神农清口汤诊疗灼口综合征三大阶段1.打通经络,去热排毒--缓解口腔难受症状传统中医学多将口腔疾病的病因归结于“火热”,中医神农清口汤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脾胃虚弱”、“阴虚火旺”、“邪热上攻”等多种病机观。系列中医方剂,具有润肠通便、去火排毒、止痛、排毒、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等功效。强调药有五味四气七情和合重视服药时间与疗效的关系,践行“药有阴阳”理论的价值。2.提高免疫,抑制口腔--保持口腔黏膜健康口腔疾病是由于人体免疫力失衡、免疫力下降所引起的,因此调节免疫力平衡才是根本所在,传统的治疗多以抗生素、消炎剂等西药为主,长期服用会对患者的脾胃乃至肝肾功能造成损伤,引起患者出现食欲减退、腹胀、易泄、神疲倦怠、形体消瘦等不适症状。神农清口汤通过内外兼治、能够提高免疫力,能筑起人体的预防屏障。3.脏腑平衡,内外兼治--摆脱反复发作痛苦神农清口汤疗法调节阴阳平衡、疏肝理气、清泄肝火(热)、镇潜肝阳、补脾健胃,养肝补肾。调节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调节五脏正常生理功能,有效改变生理的不平衡,抑制口腔病菌的滋生,有效祛除病邪。不仅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康复后患者的脾胃功能还会获得改善。摆脱舌痛、干涩、烧灼等不适症状反复发作痛苦折磨。

  神农清口汤谈固效,综合调治,防患未然!神农清口汤医生组注重教导患者配合身心整体调养,尤其是更年期症状明显或久病易反复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yp/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