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讲堂丨中医如何治疗ldquo大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俗称“大脖子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由于甲状腺体分泌过量的甲状腺激素而出现的一系列高代谢症状。 中医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今日专家:医院中医诊疗中心步斌主任 步主任科普到,中医主要把甲亢分为八个证型。许多病例不是以单一的证型出现,往往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证型复合存在,因此在治疗时需分清主次,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将甲亢分为气郁痰结型、气阴两虚型、阳亢风动型、肝胃火旺型、阴虚火旺型、肝郁脾虚型、痰结血瘀型、心肝阴虚型等几种类型,而各种证型多与患者的体质、生活、工作环境、情绪和压力有关,需辨证施治。 气郁痰结型 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痰饮内生结聚于颈前所致。临床表现为颈前结块肿大、弥漫对称、肿块光滑、柔软、性急易怒,胸闷胁痛、怕热汗出、颈部憋胀、吞咽不利、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或弦数有力。 治疗时用四海舒郁丸加减,通过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加以治疗。 气阴两虚型 多因浴火耗伤气阴所致。临床表现为颈前轻度肿大或不肿大、神疲乏力、口干咽燥、气促多汗、心悸少寐、面色萎黄、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数而无力。 治疗时用牡蛎散合生脉饮加减,用于益气养阴、涤痰散结。 阳亢风动型 多因肝肾阴虚、筋脉失养、阳亢风动所致。临床表现为心悸而烦、发热多汗、性急易怒、口干不欲饮、多食善饥、形体消瘦、头晕目眩、颈前肿大、目突如脱、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而无力。 治疗时以珍珠丸加减,滋阴潜阳、熄风祛痰。 肝胃火旺型 多因暴怒伤肝、肝郁化火、肝火扰胃、炼津生痰所致。临床表现为颈前肿大而柔软光滑、面红目赤、心悸失眠、性急易怒、口苦咽干、多食善饥、畏热多汗、口渴喜冷饮、头晕目眩、指舌颤动、形体消瘦、舌红苔黄燥、脉沉弦数有力。 治疗以龙胆泻肝汤合清胃散加减,清肝泻胃、育阴散结。 阴虚火旺型 多因火郁伤阴、虚火外浮所致。临床表现为颈前肿块或大或小,形体消瘦、目干眼突、面部烘热、咽干不欲饮、多食易饥、烦躁易怒、心悸汗出、头晕失眠、手指颤动、腰膝酸软、苔红苔少、脉沉细数。 治疗以知柏地黄丸合消瘰丸加减。滋阴降火、祛痰散结。 肝郁脾虚型 多因郁怒伤肝、肝气不疏,横逆犯脾所致。表现为急躁易怒、胸闷胁痛、脘腹胀满、纳食不佳、便稀或溏,颈前肿块或大或小,或见恶心、呕吐、倦怠乏力、心悸汗出、苔白或厚腻,脉象弦滑。 治疗以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理气、健脾燥湿。 痰结血瘀型 多因病程缠绵,气质痰凝、血脉瘀阻而致。表现为颈前肿块经久不消、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胸闷憋气、眼球突出、心烦善怒、喉间有痰、吞咽不爽、食少便溏、苔白厚腻、脉沉弦或沉涩。 治疗以海藻玉壶汤加减,理气化痰、活血消瘿。 心肝阴虚型 多因痰气壅结,化火伤阴所致。颈前轻度肿大或中度肿大,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心悸汗出、心烦少寐、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乏力、形体消瘦、舌红苔少、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治疗以天王补心丹合一贯煎加减,养阴益精,宁心柔肝。 温馨提示 步主任还提醒说,中医对甲亢的分型较细,有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证型兼夹复合存在,常需要有经验的中医师临床辩证。 抓住主要矛盾标本兼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END 步主任擅长对乳腺、甲状腺、妇科,大内科、中医养生康复等各种疑难疾病的循证康复医学有丰富专业的操作治疗经验和能力。如果您想要咨询有关中医方面的问题,点击左下“阅读原文”即可在线挂号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yp/6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名家笔下的狗狗与最萌贺岁照
- 下一篇文章: 每天学中成药龙胆泻肝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