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草

LónɡDǎnCǎo

龙胆、草龙胆、四叶胆

根茎类

苦,寒。

归肝、胆经。

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和滇龙胆、的根和根茎。

  1.龙胆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2.条叶龙胆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3.三花龙胆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   4.滇龙胆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

龙胆草为多年生草本,高1-2尺。叶对生,下部叶2——3对很小,呈现鳞片状,中部和上部叶披针形,表面暗绿色,背面淡绿色,有三条明显叶脉,无叶柄。花生于枝梢或近梢的叶腋间,开蓝色筒状钟形花。果实长椭圆形稍扁,成熟后二瓣开裂,种子多数,很小。根茎短,簇生多数细长根,淡黄棕色或淡黄色。

3~6g。

脾胃虚弱作泄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勿空腹服用。本方药物多为苦寒之性,内服每易有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或多服、久服皆非所宜。

主要价值

味苦,性凉、轻、柔。有清热,消肿,止血,解毒,祛黄水之功效。用于①诸热症:一般与胡黄连、丹参、漏芦花等配用。②黄水热症:与文冠木、黄柏、诃子等配用。③希拉热症:配制十三味查干榜嘎散、三味地丁汤、二十五味地丁散、二十五味金腰子散用。④胃、肠等腑热症:对胃热与酸模、苦荬菜根、报春花等配用。对肠热,与查干榜嘎、茜草、酸模等配用。⑤皮肤炭疽、丹毒,痈疖,乳痈等,作为三味龙胆花之主药用。⑥鼻衄,吐血,崩漏,外伤出血:与紫草、地锦、熊胆、石竹等配用。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1.《医学启源》:以柴胡为主,草龙胆为使,治眼疾中必用之药也。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诀》云: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湿脚气。   2.《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但大苦大寒,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邪,亦久服黄连反从火化之义。   3.《本草经疏》:草龙胆味既大苦,性复大寒,纯阴之药也,虽能除实热,胃虚血少之人不可轻试。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则下泄太甚故也。   4.《本草正》:龙胆草,乃足厥阴、少阳之正药,大能泻火,但引以佐使,则诸火皆治。凡肝肾有余之火,皆其所宜。   5.《药品化义》:胆草专泻肝胆之火,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惊痫邪气,小儿疳积,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若囊痈、便毒、下疳,及小便涩滞,男子阳挺肿胀,或光亮出脓,或茎中痒痛,女人阴癃作痛,或发痒生疮,以此入龙胆泻肝汤治之,皆苦寒胜热之力也。亦能除胃热,平蛔虫,盖蛔得苦即安耳。   6.《本草新编》:龙胆草,其功专于利水,消湿,除黄疸,其余治目、止痢、退肿、退热,皆推广之言也。但此种过于分利,未免耗气败血,水去而血亦去,湿消而气亦消,初起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可不缓,正未可全恃之为利水神丹,消湿除瘅之灵药也。或谓龙胆草治湿热,最利瘅病,正湿热之病也,然用龙胆草以治黄疸,多有不效者,何也?黄疸实不止湿热之一种也,有不热而亦成黄疸者,非龙胆草所能治也。尤胆草泻湿中之热,不能泻不热之湿也。   7.《医学衷中参西录》:龙胆草,味苦微酸,为胃家正药。其苦也,能降胃气,坚胃质;其酸也,能补益胃中酸汁,消化饮食。凡胃热气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以开胃进食。微酸属木,故又能入肝胆,滋肝血,益胆汁,降肝胆之热使不上炎,举凡目疾、吐血、衄血、二便下血、惊痫、眩晕,因肝胆有热而致病者,皆能愈之。其泻肝胆实热之力,数倍于芍药,而以敛辑肝胆虚热,固不如芍药也。   8.《本草正义》:龙胆草,大苦大寒,与芩连同功,但《本经》称其味涩,则其性能守而行之于内,故独以治骨热著;余则清泄肝胆有余之火,疏通下焦湿热之结,足以尽其能事;而霉疮之毒,疳痃之疡,皆属相火猖狂,非此等大苦大寒,不足以泻其烈焰,是又疏泄下焦之余义矣。   9.《本经》: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10.《别录》: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11.《药性论》: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   12.《日华子本草》:治客忤,疳府气,热病狂语,疮疥,明目,止烦。   13.《本草图经》:古方治疸多用之。   14.《履巉岩本草》:治酒毒便血,肠风下血。   15.《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   16.《医学入门》:治卒心痛,虫攻心痛,四肢疼痛。

  ⒈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萎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龙胆草6g,黄芩9克,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3克,生地黄9克,柴胡6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亦可用丸剂,每服6~9克,日二次,温开水送下。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泻火除湿,为君药。   ⒉龙胆散(《太平圣惠方》)治劳黄,额上汗出,手足中热,四肢烦疼,薄暮寒热,小便自利等证。龙胆草0.6克,麦冬、甘草、柴胡、麻、犀角各1克,牡蛎30克。上7味为散,水煎,入生地黄汁0.5合,温服。方中龙胆草配伍诸药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之功。   ⒊单味研末,煎汤服,或开水送服,治肝火上冲所致的鼻衄。

DoctorPengXXJingZX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参考,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我们不针对任何患者或病情,出于对患者的负责,在不清楚患者的详细病症情况时,我们不做任何治疗方面的建议。有一天,您辉煌了,一定要有个好身体,才能享受人生;有一天,您落魄了,还得有个好身体,才能东山再起!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







































白癜风传染么
北京最专业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genteng.com/ldyp/1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