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已经吃了两千多年了,味甘,性温,归脾肺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包括微量元素、氨基酸、多糖等,合理食用可以起到补气固表、补气养血、利尿消肿、扶毒排脓、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目前还没有关于黄芪肾毒性的研究报道,医院肾内科王海燕教授及其团队曾对黄芪进行过研究,发现黄芪可以缓解患者肾功能恶化、组织学损伤、利尿和尿蛋白。

只要按照专业医生的指导使用黄芪,就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而且还能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好处,如补中益气、利尿消肿、治疗自汗等,都有不错的效果。

医生:真正要避开的,或是这4种中药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因为中药使用不当引起的肾损害主要是指中药成分进入人体后,经过生物转化后,发生代谢或排泄而引起的肾损害,肾脏受损时,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少尿、无尿等症状,尤其是下面这些中药,希望你能避开。

1、马兜铃酸

比如关木通、季芳、马兜铃等,以及含有关木通的中成药制剂如龙胆泻肝丸、妇科芬清片等,如果盲目摄入体内,很可能会加重肝肾的代谢负担,时间长了还可能引发肾衰竭等严重问题,所以服用任何中药都要遵医嘱。

2、矿物质

如砒石、雄黄中的砷,朱砂、轻粉中的汞,朱砂安神丸等含朱砂的中草药制剂,摄入后还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尤其是盲目加大剂量,更容易造成严重的肾损伤。

3、萜烯和内酯

如雷公藤、昆明海棠、白头翁、雷公藤多苷片。

4、生物碱

如川乌、草乌、益母草、马钱子等,以及含有川乌的中草药制剂,如中华大爹丸,中药使用不当确实会带来一些肾脏的损伤,所以一定要提高用药的安全性,遵医嘱,不要盲目私自买药。

黄芪泡水的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黄芪是一种具有补气功能的中药,味甘,性温,属肺、脾经,黄芪泡水的主要作用是黄芪的功能,主要是补气固表,利尿,扶毒排脓,敛疮生肌,黄芪是补气的重要药物,可以治疗气虚乏力的多种表现,比如容易出汗,可以用黄芪解表虚。

如果脾胃气虚出现便溏,吃不下饭,也可以用黄芪补中气,解郁,此外,黄芪还可治疗蛋白尿、慢性溃疡、慢性腹泻、脱肛等,因此,黄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补虚益气中药,如果喝黄芪后上火,口干咽燥,就不要再喝了,会让人上火的。

觉得此文章不错的朋友可点也可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yp/10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