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98.html

我看的电视剧虽然不多,但是有些剧,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所以今天我就来聊聊那些让我印象深刻的电视剧。(都说通过电视剧能了解一个人的心理年龄,那我也通过这篇博文,让大家了解一下我的心理年龄吧。)

一、《加里森敢死队》

对于大多数八零后来说,八十年代印象深刻的可能是《射雕英雄传》、《上海滩》、《霍元甲》之类的港剧,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部美国电视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电视剧行业百废待兴,各地拍摄电视剧的条件都不够完备,数量也比较少,不能满足电视台播放的需要。所以,中央台开始着手引进外国的电视连续剧,美剧算是最早进入我国的外来剧种,《加里森敢死队》就是其中之一。另一部是非常有名的《大西洋底来的人》,但我没有看过。

这部剧最吸引我的是其中的冒险元素,每一集都有要去执行不同的任务,遭遇不同的陷阱,最后几位主角都能够一一化解,绝处逢生,并出色的完成任务。这种设定类似探险故事,每到一处陌生的地方,都会遇到不同的人和环境,以此刺激观众的好奇心。

人物设定也是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几位主角都有自己特殊的本领。队长加里森(Garrison)中尉战斗能力比较平均,思维缜密,遇事沉着冷静,有着超强的组织和领导才能;酋长(Chief)是印第安人,不善言语,擅长飞刀,能够执行各种暗杀任务,对汽车机械等也比较在行;戏子(Actor)长相高大英武,通晓多种语言,混迹于各种高低档场合,能够帮助团队获取情报,经常假扮高级军官迷惑敌人;卡西诺(Casino)出身于意大利的黑手党家庭,做事心狠手辣,通晓各种犯罪手法,尤其是开锁,还有组装和拆卸炸弹,帮助团队解决了不少开锁和盗取情报的工作;高尼夫(Goniff)是这个团队最具笑点的一个人物,曾经是英国的一个小偷,贪生怕死,但是能帮助团队盗取各种急需的物品,同时还是一位神枪手。

与美国一贯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的剧集不同,这部剧很讲究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最为感人是成员之间逐渐增强的认同感和友谊,让他们的配合愈加纯熟,同时也让他们的任务增加了不少轻松与幽默。

虽然只有与短短的26集,但与现在动辄拍摄十几季的美剧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总体来说,该剧张弛有度,悬念迭起,十分好看。

二、《恐龙特级克塞号》

这部剧应该算是儿童剧,因为是真人扮演的,所以当时很多成年人也分不清到底属于成人剧还是儿童剧,有些成年人还将它分到动画片的类别里面,可见很多人对这种类型的日剧不甚了解。

但了解不了解是次要的,好不好看才是第一位的。这部剧对于当时正在上学和上幼儿园的八零后来说,是好看的。

很遗憾,小时候我没有看全这部日剧,但是我绝对是这部剧的头号粉丝。不但买了克塞那个红色头盔(其实就是涂成红色的摩托头盔),还买了很多卡片和连环画,可见对《克塞号》的痴迷程度。最搞笑的是,那时候还买过国内粗制滥造的连环画,什么《克塞大战变形金刚》、《圣斗士大战葫芦娃》一类的书,后来看了两眼实在看不下去了,都给扔了。现在想想,我的做法还是很明智的,因为这几个根本不是一个国家的动画人物。

我是过了很多年才知道这部剧和《奥特曼》是同一种类型的特技剧,从某种程度上还算是《奥特曼》的番外篇。不过我没看过《奥特曼》,因为第一次看到那个造型就觉得丑爆了,实在怪异,很难接受。克塞的造型设计的中规中矩,最起码他像一个人,而不是一个长得像咸鸭蛋似的超人。

这部儿童日剧借鉴了《星球大战》的部分元素,还有点硬科幻的味道,对于孩童来说,不太容易理解。不过看这部剧倒增长了不少知识,比如白垩纪时代、恐龙、时间旅行、外星人等等。有时翻过来回味一下,仍然被其中的科学术语折服。很多术语,对于儿童来说,如果没有大人指导,或者读过科普书籍,在理解上是有难度的。

这部剧最大的特点是每一集或者是每一个故事都有固定的套路。和奥特曼变身类似,在碰到强悍的敌人之后,克塞队员都会发射人间大炮,然后大喊:“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人间大炮二级准备……人间大炮!发射!”一身红衣的克塞一个跟头翻到敌人中间,拿剑砍杀敌人。碰到实在强大的敌人,耗费能量和时间过长,克塞皮带上的指示灯会亮起,这时克塞就会大喊一声:“时间!停止吧!”所有的人都停止了活动,克塞就会迅速的走到敌人面前,将敌人砍成两半。

这种情节,按照我们现在的年龄和标准看,有些脑残。但从影视学专业的角度分析,也符合日剧和日本漫画在情节设计上的一贯特点。日剧发展这么多年,不管是家庭伦理、罪案,还是青春偶像类型的电视剧,在剧情设计上都不太复杂,并且总有些重复的套路,这符合观众的心理预期,也满足了观众的某种心理需求。

和日剧相比,日本的电影在情节设计、镜头语言、场面调度等方面相当复杂,表达的内容也非常含蓄和深邃,但是日本的电视剧却一直走轻松娱乐的路线,即使再复杂的罪案剧,也不会复杂到让人难以理解。

三、《亲亲我老师》

这部剧是国产的儿童剧,也是最温馨平淡的那种儿童剧。在电视剧稀缺的年代,这部剧在电视上反复重播,吸引了无数的家长和儿童。我本人对这部剧的喜爱,远远超过了后来的《小龙人》。那部剧有点拖沓,结局也比较纠结,但这部剧主打温馨牌。

这部剧最大的亮点不是三位可爱的小朋友,而是三位非常有责任心的长辈:苗苗老师、达达叔叔和杨大爷。苗苗老师这个角色可谓深入人心。即使现在,随便问几个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总会有人对苗苗老师有印象。

苗苗老师代表了我国传统印象中对女性和女幼师的形象定位,通情达理、温婉善良、有责任心。这让很多质疑幼儿园教育的家长来说,坚定了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的信心。

那个年代,好的电视剧不多,儿童剧也能成为人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jj/5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