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御风龙胆草是治膝关节积液的要药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导读:今天学习陶御风先生结合古籍、历代医家经验以及自己的临床体会写就的“龙胆草”临床论治备16条,值得学习与收藏。 一 龙胆草,其功专于利水、消湿、除黄疸,其余治目、止痢、退肿、退热,皆推广之言。 但本品过于分利,未免耗气败血,水去而血亦去,湿消而气亦消,初起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可不缓,正未可全恃之为利水神丹,消湿除瘅之灵药。 或谓龙胆草治湿热尤利,瘅病正湿热之病也,然用本品以治黄疸,多有不效者,何也? 黄疸实不止湿热一种,有不热又成黄疸者,非龙胆草所能治。龙胆草泻湿中之热,不能泻不热之湿。 二 龙胆治湿已化热之病奏效甚捷,惟燥而不润,故血热者须与润药同用,以燥血可以伤气而助热。 三 凡目疾、吐血、衄血、二便下血、惊痫、眩晕,因肝胆有热而致病者,龙胆草皆能愈之。 四 胆经郁热,令人头角额尖跳痛如针刺,非酒洗胆草不能除。 五 龙胆草乃是厥阴、少阳之正药,大能泻火,但引以佐使,则诸火皆治。 六 凡下焦有湿,草龙胆、防己为君,甘草、黄柏为佐。 七 龙胆草得苍耳子,治耳中诸实证;得柴胡,治目疾;配防风,治小儿盗汗;佐大麦芽,治谷疸;和鸡子清,治伤寒发狂;拌猪胆汁,治病后盗汗。 一说以柴胡为主,草龙胆为使,治眼疾必用之药。 八 龙胆草,中医谓苦寒败胃,西医谓苦味健胃,其说相反。然胃有炎症,以本品消之,胃功能因之恢复,则健胃之说可通。又治小儿惊风,以虫类药祛风,龙胆草可为副药。 九 龙胆草是治疗高热神志不清的要药。如高热,目赤,神志昏迷,或越床而起,状如发狂,甚至脱衣,作跳跑状,此因高热扰乱中枢神经,如不加阻止,愈后不良。应及早重用龙胆草15~21克及配服三黄汤。 又如伤寒症、疟疾、急惊风,可以用龙胆草30克,煎成浓液,日夜分4次灌饮,能在24小时内,令患者神志清醒。 十 治疗慢性乙肝活动期,除疏肝理气外,常在方中加入以龙胆草为主的泻肝火药,疗效可有提高,尤对长期转氨酶持续不降者,效果更好。且本品用量宜大,常用9克,并无苦寒败胃之虞。 一说对于肝胆郁热之慢性肝炎或迁延性肝炎,尤其是转氨酶增高时,用龙胆草6~9克后,疗效很好。 十一 龙胆草,《本草新编》谓其“功专利水、消湿”,《神农本草经》记载“主骨间寒热”,《本草正义》称其“疏通湿热之结”。 通过不断摸索,体会到龙胆草是治疗膝关节积液的要药。 治此症,可重用龙胆草为主,加桂枝和营通阳,加陈皮行气化痰,或合三妙散、四妙散以清热利湿等。以此为主,据其证情加减组方,每获良效。 现代医学认为,关节积液与组胺释放及变态反应有关。据日本学者研究,龙胆草对热证表现为主的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故推测以龙胆草为主治疗膝关节积液有效可能与此有关。 十二 龙胆草治疗湿热痹效果尤为显著。 十三 龙胆草过用易伤胃气,而少量应用(煎剂用5克左右)则能养胃气,助其运化,为治疳积要药。 十四 对于食少纳呆者,可在辨证方药中加龙胆草2克,大黄1克,能收苦寒健胃,增强食欲之效。 十五 用龙胆草小剂量(0.3~0.9克或更少)治疗某些虚热证,获得良好效果。 十六 夜盲症初期,夜间不能见物,用龙胆草、黄连各30克,研成细末作为1料,分3日进服,约服6~7料有效。 青光眼,眼压升高,可每日服龙胆草12克,并常服羊肝,有相当效果。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临证本草》,陶御风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3。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陶御风:知母和生地、麦冬有什么不同?陶御风:黄连怎么用?黄连的用法21条详解!//////////#中医入门合集#十二经络白话解#东海医集#老中医经验#中医妙方#验方秘方#国医大师#伤寒名医验案#金匮名医验案精选#四君子汤#病因赋#药性赋#药性歌括味#医学三字经#跟师一日一得之医海点滴#跟师一日一得之理法方药#中医连载合集何任大师:应用温经汤的精髓到底是什么?周仲瑛:60年中医诊法之体会与技巧(都是精华)丁光迪:羌活胜湿汤治疗“五更泻”没想到,“清骨散”真的就是清骨折后发热的散!丹楂散治疗高脂血症(附高血脂验方四首)上海沈氏女科年家传秘方神奇!用古方治疗虫牙的奇妙经历!古方“三两半”,治腰肌劳损好得快!南师8个方子,治失眠、高血压、肠胃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jj/10378.html
- 上一篇文章: 胃酸过多怎么办中药饮食全面调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