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了成分表,才知道我的护肤品里有这么多
之前米椒已经简单写过如何看成分表了,今天米椒继续给大家更加专业的成分介绍,如果你有皮肤困扰,需要特定的功效产品,或者说想要比较精准的护肤品,一定好好看哦,做真正的护肤达人~ 2 1 根据自己的皮肤类型,挑产品、挑成分 1、敏感肌 清洁产品尽量避免选择皂基体系洁面产品,说白点这类产品洗完跟用肥皂洗脸是一样的感觉,常常会干燥紧绷,更要避开有磨砂成分。可以选用温和低刺激的洁面。 避开果酸含量高和去角质的产品,比如甘醇酸、杏仁酸、水杨酸、果酸等产品。 避开自己不耐受的成分,比如高含量的烟酰胺,还有VC,如果敏感肌非要用,请必须额外z做好防晒!防晒!防晒!(任何肤质用VC都要防晒。) 敏感肌消炎,可以选择甘草亭酸、甘草酸二钾、红没药醇、龙胆提取物等。 最后,敏感肌离不开修复屏障,可以用神经酰胺成分的产品。 顺便补充下敏感肌皮肤识别 敏感肌是一种皮肤问题,也称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任何类型的肌肤都有可能演变成敏感肌,而且引起敏感肌的因素很多。敏感肌的具体表现是角质层变薄、皮肤受损、细胞间脂质缺乏或成份紊乱、耐受度变低、保水能力变差;通常遇到冷热酸碱等刺激时会发生脸部泛红、刺痛,容易晒伤泛红、容易受到微生物损伤或攻击等等症状。 图源:网络 2、油性肌肤 避开高油含量的产品,油脂分为矿物油、动物油、植物油。 清洁产品分季节使用,夏天使用控油洁面产品,冬天使用保湿的洁面成分。控油成分常见有:壬二酸、PCA锌、葡萄糖酸锌、烟酰胺等。 油性皮肤很好认呢,就是油光满面,常常会爆很多痘痘、黑头…… 3、干性皮肤 避免清洁太强的洁面产品,如皂基体系,可以使用氨基酸体系的或者温和的洁面产品。 可以选择一些封闭性油脂、包括矿物油、动物油、植物油或保湿性能好的成分,常见保湿成分油脂有:凡士林、蜂蜡、角鲨烷、维生素E、D-泛醇、玻尿酸等成分。 干性皮肤就是很容易干,特别是洗完脸后会有紧绷感,皮肤屏障功能受损需要的成分有舒缓、修复作用:积雪草、燕麦生物碱、神经酰胺、尿囊素、甘草酸二钾、甘草亭酸、红没药醇、卵磷脂、洋甘菊提取物等成分。 混合性皮肤则要结合油性皮肤和干性皮肤参考,分开护理。 4、痘痘肌 主要留意抗菌、控油、消炎成分:己咪定二(羟乙基磺酸)盐、壬二酸(杜鹃花酸)、水杨酸、甘草提取物、黄芩提取物、红药没醇、烟酰胺、葡萄糖酸锌等…… 5、美白需求的肌肤 常用美白原料:熊果苷、VC及衍生物、烟酰胺、凝血酸、光果甘草根提取物(光甘草定)、鞣花酸、水杨酸等。 2 化妆品常见成分 1、了解常见化妆品的配方架构 油脂:凡士林、蜂蜡、聚二甲基硅氧烷、角鲨烷、聚异丁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异壬酸异壬酯、植物油脂、动物油脂等。 2、表面活性剂及乳化剂: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甘油硬脂酸酯、PEG-硬脂酸酯、聚甘油-2异硬脂酸酯、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等。 3、增稠剂:卡波姆、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等。 4、润肤剂:甘油、丙二醇、丁二醇、乳酸钠、PCA钠、羟乙基脲、透明质酸钠。 5、功效成分:神经酰胺、XX提取物、尿囊素、VC及衍生物、积雪草等 6、防腐剂:苯氧乙醇、氯苯甘醚、对羟基苯乙酮、羟苯甲酯、DMDM乙内酰脲、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羟苯丙酯、甲基异噻唑啉酮等 7、感官修饰:香精、色素、薄荷、热感剂 补充一些成分 1、润肤成分(不包括油脂) 透明质酸钠、银耳多糖、葡聚糖、壳多糖、聚谷氨酸、泛醇、赤藓醇、尿囊素、甜菜碱、海藻糖、乳酸钠、卵磷脂、神经酰胺等。 2、抗衰成分 辅酶Q10(泛醌)、大豆异黄酮、视黄醇、VC及衍生物、维生素E、橙皮苷、肌肽、积雪草、咖啡因、麦角硫因、谷胱甘肽、七叶树皂苷、绿茶提取物、棕榈酰五肽-4、乙酰基六肽-8、乙酰基四肽-5、寡肽-1等。 3、美白成分 熊果苷、3-0-乙基抗坏血酸、抗坏血酸葡糖苷、曲酸衍生物、光甘草定、根皮素、烟酰胺、传明酸(凝血酸)、阿魏酸、苯乙基间苯二酚、己基间苯二酚、鞣花酸、白藜芦醇等。 4、防晒成分 物理防晒:二氧化钛、氧化锌 化学防晒:水杨酸乙酸己酯、胡莫柳酯、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二苯酮、丁基甲氧基二苯酰化甲烷、澳客立林等。 5、祛痘成分 杜鹃花酸(壬二酸)、水杨酸、吡哚素、茶树精华油、苦参碱、丹参提取物、过氧化苯甲酰(进口产品)等 6、去屑成分 ZPT(吡硫鎓锌)、OCT(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氯咪巴唑、己咪定二盐等。 7、抗过敏成分 甘草酸二钾、红没药醇、芦荟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洋甘菊提取物、丹皮酚、甘草亭酸、燕麦生物碱、薄荷乳酸酯等。 8、判断活性成分的大致浓度 成分表排列顺序 成分表中的成分名称应该按添加量从多到少顺序排列;添加量少于1%的成分、在添加量大于1%的成分后面任意排列。 9、熟悉部分原料的特征添加量(相对固定的用量) 防腐剂:法规,复配防腐剂量通常是减半。 增稠剂:黄原胶、阿拉伯树胶、卡波姆、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透明质酸钠等一般用量小于0.5%。 其他成分:EDTA-2Na(0.05-0.1%),香精(0.01%~0.2%驻留型) 3 区分基础成分、宣称成分、活性成分 1、基础成分:产品的基本成分结构,活性物的传输载体 2、宣称成分:又称营销成分、通常为打概念成分,为了吸引消费者注意,产品看起来高大上。 3、活性成分:功效成分,真正发挥产品功效的主要物质,美白祛斑、抗衰抗皱、祛屑、祛痘、抗敏、祛红血丝等。 学会看成分表好处真的太多了,不仅挑到适合自己的产品,还能少交点智商税!在被网红明星种草某产品的时候,双眼不要被蒙蔽了,一定要通过了解才入手哟~ 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分享或收藏哦~ ·END· 作者 小米椒 编辑 winson 图源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想要咨询护肤和化妆品相关的问题, 欢迎在后台留言 推荐阅读 -种草千万遍,不如心怀一技!- -傻傻的分不清敏感肌还是过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gx/5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二丁颗粒的功效解读和20个联合用药方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