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D原料串叶松香草研究进展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www.wangbawang.com/ 串叶松香草(改良后的品种其中还包括蛋白菊、神州草)松香草属(SilphiumL.)隶属于菊科(Asteraceae),约有二十种植物,是北美的特有的一属植物,原分布于北美大草原,森林,草地等地方。适应能力强,分布广泛,是一种理想的美化绿化观赏植物和蜜源植物,同时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如本属植物串叶松香草(S.perfoliatumL.)18世纪自美国引入欧洲,为庭院观赏植物,20世纪50年代初期,前苏联开始将它作为饲料研究,年北京植物园将其由朝鲜平壤中央植物园引入我国。串叶松香草因其叶片SOD含量高被全国推广。 SOD原料植物——串叶松香草 30多年来已被广泛地推广到我国的各个省区。本属部分植物是北美印第安人的传统草药,这些植物被用于提神、发汗、利尿、祛痰、持续性干咳和哮喘以及治疗肝脏和脾脏疾病、胃溃疡和内伤等。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酚酸类、三萜皂苷类以及其他类化合物。药理学研究表明这些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等作用。表明该属植物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现对松香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分类总结,为本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化学成分 串叶松香草干物质氨基酸含量表串叶松香草干物质氨基酸含量表 1.1黄酮类 该属植物含有大量的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类黄酮苷,El-Sayed等年从串叶松香草中发现了九个已知黄酮和两个新的山柰酚类黄酮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及其3-O-葡萄糖苷、3-0-半乳糖苷、3-0-芸香糖苷和3-0-洋槐双糖苷,槲皮素及其3-0-半乳糖苷、3-0-葡萄糖苷、3-0-芸香糖苷、槲皮素-3-0-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0-吡喃型半乳糖苷,此外两个新化合物为山柰酚-3-0-B-D-呋喃芹菜糖-7-0-a-L-鼠李糖-(16")-O-B-D-吡喃型半乳糖苷和山柰酚-3-0-B-D-呋喃芹菜糖-7-0-a-L-鼠李糖-(1""→6"")-O-β-D-(2""-O-E-咖啡酰基半乳糖)。 Williams年对该属十一种植物的黄酮类成分做了一次较彻底的研究,发现了三个新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异鼠李素-3-0-a-L-鼠李糖-(1""→6")-0-B-D-吡喃型半乳糖-7-0-β-L-呋喃芹菜糖苷、槲皮素-3-0-a-L-鼠李糖-(1"→6")-O-B-D-吡喃型半乳糖-7-O-β-L-呋喃芹菜糖苷、槲皮素-3-0-B-L-半乳糖-(1"→6")-O-β-D-吡喃鼠李糖-7-0-β-L-呋喃芹菜糖苷。Valant-Vetschera等年对包括松香草属在内的菊科植物的黄酮类成分进行了测定,S.laciniatum有山柰酚、槲皮素、六羟黄酮、圣草酚和山柰酚-3-葡萄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S.terebinthinaceum有山柰酚-3-葡萄糖苷、槲皮素-3-鼠李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等。 1.2酚酸类 从串叶松香草,S.trifoliatum和S.integrifolium三个品种的叶中得到了咖啡酸,对香豆酸和对羟基苯甲酸。S.trifoliatum和S.integrifoliatum中有阿魏酸和水杨酸,其中S.integrifolium含有较高浓度的酚类化合物儿茶酸(21mg/g)。Woicinska对串叶松香草花中的酚酸类成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利用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鉴定了七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是羟基桂皮酸、羟基苯甲酸、咖啡酸、对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和香草酸。 Kowalski年对串叶松香草的叶、花、根中的酚酸类成分进行了研究,有七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是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和绿原酸。Williams年研究了松香草属植物的酚酸类成分发现该属植物主要有苯甲酸类和羟基桂皮酸类酚酸化合物,苯甲酸类酚酸化合物有对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香草酸、没食子酸、丁香酸、水杨酸、龙胆酸、异香草酸、对羟基苯乙酸、鞣花酸,羟基桂皮酸类有对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芥子酸、氢化咖啡酸、绿原酸、异阿魏酸、迷迭香酸、邻香豆酸。 1.3三萜类 Davidyants等年从串叶松香草里分离和鉴定了六个齐墩果酸型三萜化合物:silphiosideA、B、C、E和glycosidesF、G,silphiosideB为3-0-葡萄糖-28-葡萄糖_齐墩果酸是这个植物中含量较大的三萜化合物之一,silphiosideE为齐墩果酸-28-O-B-D-吡喃葡萄糖基-3-O-[O-B-D吡喃葡萄糖基-(l→2)-β-D-吡喃葡萄糖苷]。Kowalski2]对串叶松香草、S.trifoliatum和全缘叶松香草(S.integrifolium)的三萜皂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松香草属植物的叶、茎和根中存在36种齐墩果酸和乌苏酸类三萜,但是Kowalski没有对该属植物的成分进行分离,所以这36种化合物仅仅是被检测出来。 Calabria等对松香草属植物的三萜类成分进行了研究,从SilphiumradulaNutt.中发现九个新的齐墩果烷型和乌苏烷型五环三萜分别是: 3B.6B.16B-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3-醛-3-0-B-吡喃葡萄糖基-16-O-B-吐喃葡萄糖苷;乌苏烷-12-烯-3β.6β,16β-三羟基-3-0-β-吡喃半乳糖基-(1→2)-B-吡喃葡萄糖苷;3B.6.16B-三羟基齐墩果酸-12-烯-23-羧基-3-0-B-吡喃葡萄糖基-16-0-B-吡喃葡萄糖苷;乌苏烷-12-烯-3B.6B16β,21β-四羟基-3-O-β-吡喃葡萄糖苷; 齐墩果烷-12-烯-3β,6β,16β,21β-四羟基-3-O-B-吡喃葡萄糖苷;齐墩果烷-12-烯-3β,6β,16β,21β,23-五羟基-3-0-β-吡喃葡萄糖基-16-0-β-吡喃葡萄糖苷;齐墩果烷-12-烯-3B,6β.16B-三羟基-3-0-β-吡喃葡萄糖基-16-O-a-arabinopyranosyl-(l-2)-β-吡喃葡萄糖苷;齐墩果烷-12-烯-3β,6β,16β,23-四羟基-3-O-β-吡喃葡萄糖基-16-0-a-阿拉伯呱喃糖基-(1→2)-B-吡喃葡萄糖苷和3β,6β,16β,21-四羟基齐墩果烷-12-烯-23-醛-3-0-β-吡喃葡萄糖苷。从S.Integrifolium中得到一个新三萜皂苷为乌苏酸-3-0-β-吡喃葡萄糖醛酸-28-0-β-吡喃葡萄糖苷。 1.4挥发油类 挥发油成分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主要存在于种子植物中,尤其是芳香植物中。Kowalski等对串叶松香草叶,花和根中挥发油类成分进行了测定,发现其主要组成是六十多种单环二环倍半萜类化合物,Kowalski年丛串叶松香草叶提取出的挥发油类化合物有大量的二环倍半萜化合物和单环倍半萜,花中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是二环单萜a-蒎烯,根中有大量的二萜和三环倍半萜类挥发油:iso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gx/13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淡绿的植物有哪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