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记忆,如雪水流长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60229/4776790.html 行程:成都~康定~老榆林~上日乌且冬季牧场~日乌且垭口~草溪沟~贡嘎寺~子梅垭口~巴旺海~草科~成都 时间:.9.30-10.6 川西,上天眷顾之地,盛产大美山川,美景美色俯拾可得。 一直向往却未曾如愿,是必须走一趟的时候了。川西线路众多,每一个的名声都能炸破天。贡嘎,蜀山之王,川西之王炸。 贡嘎环线早已闻名,是条非常成熟的线路,六天80公里左右的行程,绝大部分线路行走于高海拔贡嘎山谷,平均海拔-,最高的日乌且垭口海拔米,对于高反严重者来说,绝对是折磨和历练,而对于高反迟钝者来说,却是条绝佳的进阶线路,尤其是全程重装,可以充分挖掘自己的身体潜力。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雇佣马帮驮包轻装穿越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可以有充分时间来赏尽美景,不必时刻惦念去追赶时间。更轻松地是,让马帮带上更多的腐败物资,餐食都有他们来负责,自己可以背着小背包悠哉悠哉。终极腐败是,马帮负责驮所有的装备和腐败物资,以及,你自己,全程你几乎不需要走多少路。哈哈,哪款适合你呢? 开始计划时,就决定全程重装,当然也必须做好临时变阵的准备,毕竟第一次高海拔长距离重装,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性的。贡嘎环线的常规线路是从北往南走,也可以反着走,但反串的强度大很多,爬升多一倍左右。本想一次性来个反穿,但考虑多种因素,最终还是选择常规线路。十一期间走贡嘎环线的队伍很多,但要在熟悉的圈子里凑够人数也不太容易,最终成行的只有7人,刚好一车。看到各位同行的履历,着实吓着了: 吾大神,自然不需多说,超强的耐力会让你追的崩溃; 黑白子,绿野著名的超强领队,他的线路以高强度闻名,号称低海拔一条龙,高海拔嘛,再说; BEN、PKF,俩同学,玩骑行多年,单车入藏进疆,凡是能够想到的骑行线路基本都走过; 阿慧,重装徒步多年,鳌太常客,一看体格就知道是强驴; 火鱼,来自丹东的高大威猛汉子,多次参加过黑白子的队伍。 跟着老司机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会不会被嫌弃呢?当然,好处是自己几乎不需要操什么心,他们有足够多的经验可以传授。 .9.30第0日成都~雅安~泸定~康定 国道,朝圣者的孤独之路 十一各地到成都的各种票都非常紧张,所以必须提前一月开始订票,而且行程中的包车也必须提前联系好,如果需要雇佣马帮,最好也提前联系好,临时联系的价格会比较高,而且还不一定有。为尽量避开人流车流,我们选择整体行程提前一天,30日从成都出发。 我们的包车师傅贡布,一个帅帅的藏族小伙儿,人缘极好,价格公道。七座商务车,刚刚好,所有大包包都能够挤下。车先送我们到康定,然后再送到老榆林电站。七天后在石棉的草科乡终点再接我们回成都。 从成都到雅安全程高速,雅安再到康定,只有著名的川藏线国道,窄窄的双向两车道蜿蜒于崇山峻岭间,徒步、骑行、摩托、自驾,各种式自虐、故事、传说统统浮现,一旦决定踏上,你将成为孤独的朝圣者,也必将承受朝圣者的那份孤独。 中国人的想法不仅限于的原始与神圣,基建狂魔的理想是全域高速化,无论何人都可以西天取经,劈山架桥的是雅安到康定的高速公路,然后一直向西,大有更新换代之势,只是希望这条经典的依然会被保持,留给那些孤独的旅者一份安宁。 由于计划行程比十一假期提前一天,拥挤的还没有水泄不通,一路还算顺畅,7:40从成都出发,中途在雅安吃个早饭,14:00左右到达康定。 康定,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川藏咽喉之地,山沟里的小城镇,面积很小很小,人口也少得可怜。唯一出名的是很多很多年前的那首《康定情歌》,小时候唱的时候真不会想到,那个跑马山就在这样的一个小地方。此处海拔大约在米左右(此后数据都采用GG等高线数据)。 14点左右,下午还要赶往今天的营地,先吃饭再说,要知道接下来的几天可是吃不到炒菜的。康定的餐馆自然是川菜,任何一个小饭馆都是地道的川菜。桌上用来喝水的小铝合金杯子立刻引起我的注意,出发前曾经一直在找这样的一个小铝杯子,一直没有合适的,未曾想得来全不费工夫,最需要的时候它出现了。老板娘听说我们喜欢,就说送给我们了,但送太多也不太合适吧,1元一个,每人买一个,出于某种无法描述、不可再期的感觉,我买了2个,挂在肩带上,一路叮叮当当陪着我。 .9.30第1日康定~老榆林~电站~格西草原营地 踏上旅途,就意味着义无反顾 从康定到老榆林乡,一路缓慢爬坡,前半程为水泥路面,后半程为硬质土路,各类神车都可顺利通行。16:30左右,车行的尽头是个小水电站,再往前车就无法走了,此处海拔米。在此,贡布师傅就与我们告别,7日后再见。 途径老榆林时,BEN的一个小伙伴“莫言”中途入伙,他比我们先到这里,此后将与我们一起走完全程。一介绍才知道又是一个大神,看那身材就知道超强,谈话中得知骑行、徒步比BEN他们几个还牛X,呃,还是得垫底呀。 一直没有给包称重的习惯,一来是像我这样的身材根本就不关心体重,二来是知道重量后会有心理压力。没想到吾大神居然随身带着小弹簧秤!大家一哄而上,个个称重,48斤!差点没吓爬我!这可是还没带水呀!说什么来着,不能称重吧。其实这样的重量也背过几次,只是当时不知道具体多重,也就没在意。好在前两周去小五也大概是同样的重量,心里咯噔一小会儿,立马平复下来。 这个小水电站已经废弃,新建的更大的电站就在刚刚路过的下游一点。传说中的红石滩在这里就开始大面积出现。 下车后的第一眼,与期望的一样一样,背包先等等,合照先等等,顾不上其他的,先拍照再说 尽管我们已经提前一天出发,但与我们一样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数,看看这长长的马帮,这个队伍至少有30人以上,后来到营地才发现,人数远不止几十,有上百人之多。 绣红的滩石,奔腾的河水,就这样随意地甩在身边。起初计划反穿的一个小心思,就是出山时带回一块红石头。一直以为石头上面的红色是含有某种矿物质所致,后来翻阅资料才得知,红石的成因是橘色藻附着在石头表面才形成红色,而橘色藻是原生石上的“先锋植物”,离开这里的环境,这些藻类自然就会消失,这里才是它们的家。 约利橘色藻雅家埂变种,源自《中国国家地理》,参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gj/8647.html
- 上一篇文章: 30年ldquo大庆研究rdquo
- 下一篇文章: 绘画艺术鉴赏世界著名女人体油画感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