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库验方
1、阿米巴痢疾 (一) 肠胃湿热,兼血分热毒,湿热毒邪结聚。 清热祛湿,解毒止痢。 白头翁汤。 白头翁30克,黄连9克,黄柏9克,秦皮9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李文亮方。 (二) 肺胃蕴热,下注大肠。 清热解毒,荡涤肠胃。 银菊白虎汤。 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枯芩15克,锦纹5克(后下)生甘草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程宜福方。 2;白内障,(一) 肝脾两虚。 补肝血,健脾益气。 肝脾两补汤。 生地24克,熟地24克,白芍12克,茯苓12克,乌贼骨12克,杞子10克,菊花10克,防风10克,柏子仁10克,细辛2克,柴胡6克,甘草6克,山药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良方大全》 (二) 肾气不足。 补肾养肝,明目。 菟丝子补肾汤。 菟丝子9克,石斛9克,石决明9克,炒杭菊9克,当归9克,谷精草9克,炒茺蔚子9克,潼蒺藜9克,陈皮6克,炒谷芽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良方大全》。 3;膀胱结石; 湿热,瘀阻,虚弱。 利湿化瘀,散结通阻,补肾益气。 尿路结石汤。 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车前子10克,木通6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滑石12克,琥珀末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吴华强方。 4;闭经;(一) 肝郁气滞,胃失和降,经脉闭阻。 舒肝和胃,活血通经。 舒肝活血通经汤。 炙香附10克,吴萸连6克,姜川朴6克,紫丹参15克,川楝肉10克,炙元胡6克,桃仁6克,枳实6克,当归12克,丹皮10克,半夏10克,赤白芍各6克,焦三仙各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瞿文楼方。 (二) 气血两虚。 调补气血,健脾益肾。 加减八珍汤。 党参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当归9克,桂枝9克,川芎9克,熟地15克,鸡血藤15克,制附块6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朱南荪方。 (三) 肝郁气滞。 疏肝解郁,利气调经。 四物逍遥汤。 柴胡9克,当归9克,川芎9克,香附9克,延胡索9克,桃仁9克,红花9克,赤芍12克,生地12克,青皮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朱南荪方。 (四) 气滞血瘀。 活血理气。 活血汤。 桃仁9克,红花9克,归尾9克,泽兰9克,白芍9克,香附9克,陈皮9克,牛膝9克,益母草12克,丹参30克,柴胡6克,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孙一民方。 (五) 瘀血阻滞。 活血通络。 尖花汤。 两头尖10克,凌霄花6克,茜草根6克,茺蔚子6克,延胡索6克,酒当归6克,酒川芎15克,酒丹参15克,艾叶5克,炙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施今墨方。 (六) 血虚肾亏。 养血益阴,补肾填精。 四二五合方。 当归9克,川芎3克,白芍9克,熟地12克,覆盆子9克,菟丝子9克,五味子9克,车前子9克,牛膝12克,枸杞子15克,仙茅9克,仙灵脾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刘奉五妇科经验》。 (七) 肝肾精枯,气血亏甚。 气血双补,兼滋肝肾。 益气补冲汤。 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神12克,当归9克,熟地12克,黄芪9克,枸杞子9克,菟丝子9克,炙甘草9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医妇科治疗学》。 (八) 气血虚弱,心脾郁结。 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兼清肝热。 加味归脾汤。 当归3克,茯苓3克,白术3克,炙黄芪3克,龙眼肉3克,远志3克,炒酸枣仁3克,木香1.5克,炙甘草0.9克,人参3克,柴胡2克,山栀2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正体类要》卷下。 5;髌骨软骨炎;经络损伤,血脉瘀阻。 消瘀活血通络。 软坚煎。 鹿角霜10克,熟地25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天丁10克,香附10克,大伸筋20克,甘草10克,牛膝10克,野南瓜2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詹经山方。 6;不孕症; (一) 血瘀胞宫,冲任不畅。 活血通络,理气调经。 疏管灵。 雷丸20克,郁金20克,石见穿20克,百部15克,麦冬15克,槟榔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路路通15克,桂枝5克,细辛5克,丹皮10克,穿山甲10克,皂角刺10克。 水煎服,每周4剂。 杨宗孟方。 (二) 气虚血虚。 育阴生血。 龟板25克,鳖甲25克,枸杞子25克,白芍25克,熟地25克,人参15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茯苓15克,五味子15克,远志10克,甘草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韩百灵方。 (三) 阴少精亏,肾亏血虚。 补肾养血。 养精种玉汤。 大熟地(九蒸)30克,当归(酒洗)15克,白芍(酒炒)15克,山萸肉(蒸熟)15克。 水煎服,3个月有效。 《傅青主女科》卷上。 (四) 肝郁气滞。 解肝脾心肾四经之郁,开胞胎之门。 开郁种玉汤。 酒炒白芍30克,酒炒香附9克,酒洗丹皮9克,茯苓(去皮)9克,酒洗当归克,土炒白术克,花粉6克。 水煎服。 《傅青主女科》卷上。 (五) 肾气(阳)不足。 补肾气,兼补脾胃。 并提汤。 大熟地30克,巴戟30克(盐水浸),土炒白术30克,人参15克,生黄芪15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6克,柴胡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傅青主女科》卷上。 (六) 阴阳两虚。 补益肾气。 补肾种子方。 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五味子12克,覆盆子12克,车前子12克,益智仁12克,乌药12克,炙龟板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妇产科学》。 7;产后尿潴留气虚失约。 益气通尿。 益气通尿汤。 炙黄芪12克,炙升麻9克,厚肉桂2克(后下),荆芥穗9克,琥珀末3克(冲服),甘草梢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上海中医药杂志》。 8;肠梗阻脾胃肠通降失权,中阳受阻,运化失司。 温阳运脾,通降逐积。 温阳通痹汤。 附子9克,炒山楂9克,细辛6克,大黄15克,代赭石30克,莱菔子(炒)30克,枳壳12克,川朴12克。 水煎服,每日2剂,胃肠减压后服。 田广秀等方。 9;传染性湿疹样皮炎风湿热毒,蕴蒸皮肤。 凉血清热,利湿解毒。 加味利湿解毒饮。 鲜生地30克,京赤芍15克,粉丹皮9克,四季青30克,银花9克,连翘9克,制大黄9克,紫地丁30克,半枝莲15克,车前子9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顾伯华方。 10;带状疱疹 (一) 湿热。 凉血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止痛。 三紫汤。 紫草10克,紫参15克,紫花地丁30克,车前子10克,茯苓皮15克,甘草10克,细木通6克,元胡9克,大青叶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秦发中方。 (二) 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兼挟湿热。 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止痛。 四味胶囊。 龙胆草50克,板蓝根50克,当归克,元胡50克。 以上各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个胶囊含生药0.5克。每次服2-6程,每日3次。 许耀芳方。 (三) 湿热郁蒸,气滞血瘀。 清热解毒,化瘀行气止痛。 解毒止痛灵。 黄芩10克,连翘20克,板蓝根25克,元胡25克,僵蚕20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15克,薄荷15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另外可外涂2%龙胆紫,6天为1疗程。 姜耀武方。 (四) 火毒内蕴血分。 清热解毒,凉血散血,透疹。 虎杖解毒汤。 虎杖15克,板蓝根20克,丹皮13克,赤芍13克,蝉蜕10克,甘草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蒋森方。 (五) 湿热内蕴,感受毒邪,湿热毒邪搏结,壅滞肌肤所致。 清热解毒祛湿。 马齿苋解毒汤。 马齿苋15克,大青叶15克,紫草15克,败酱草15克,黄连10克,酸枣仁10克,煅龙牡30克(先煎)。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李林方。 (六) 肝火妄动,湿热蕴结,风热外感引发。 平泄肝火,清化湿热,佐散风热。 龙胆泻肝汤加减。 柴胡6克,龙胆草9克,板蓝根30克,生甘草3克,荆芥6克,赤白芍各9克,车前子9克,炒牛子9克,青黛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孙冀真方。 (七) 邪毒蕴结肌肤。 清解邪毒。 三粉擦剂。 雄黄10克,明矾10克,琥珀末3克。 三种药物共研成细粉,用凉开水调如稀糊浆,以新羊毛刷蘸之擦患处,随干随擦。 王渭川方。 (八) 肝火内郁,湿热外侵,结于肌肤。 清火解毒。 雄蚣膏。 雄黄9克,蜈蚣3条(瓦焙)。 分别研为细末,混合均匀,香油调涂患处,每日3次。 王法昌方。 ⊙免责声明:本图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如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点个在看,一起为中医智慧加油! 赞赏 推荐|最实用的个神奇秘方,大公开,治一个好一个,转发一次,救人无数!爱心接力! 如何查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gj/7962.html
- 上一篇文章: 徐书面部皮炎治疗经验
- 下一篇文章: 金国荣老中医手稿要点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