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药中成药常用药大涨价,大批品种面
异烟肼片从4元涨到82元;地高辛从3.5元涨到了35元;盐酸普萘洛尔片从每瓶0.8元涨到15元;复方甘草片从5元上涨到20元左右;清肺化痰丸从7.2元涨到24.5元…… 据媒体近期报道,大批低价畅销药、中成药呈现出至少一倍的涨幅,医院改革、各级药采部门积极控费,以及进口抗癌药的“降价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原料药涨价被认为是其中部分药品涨价的主因。面对采购环节要求原价供货和原料药上涨的双重压力,很多企业生产难以维持。 人力、管理成本持续上涨,环保升级带来的压力,一致性评价、GAP升级等带来的生产工艺水平、标准升级……都在综合发挥着效力。 8月21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上海市年第二批常用低价药品挂网采购未公布药品情况说明”,30余个常用药被认为涨幅过大。 其中,包括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牛黄解毒片、板蓝根颗粒、甲硝锉片、保和丸、健脾丸、龙胆泻肝丸、维生素B6、黄连上清片、六味地黄丸、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药品。 30多个常用药主要来自于山西汾河制药、兰州佛慈制药、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重庆科瑞制药、石药控股集团广西泰诺制药等药企。 据悉,进入低价药清单的药品为符合国家规定的低价药日均费用标准,并由企业自愿申请进入各省低价药清单的药品。 进入低价药清单的药品,仅限标注的生产企业执行,西药日均费用不得超过3元、中成药日均费用不得超过5元。进入低价药清单的药品,有关生产企业和销售单位应在低价药日均费用标准内合理制定价格。 多个中成药涨价 在30多个被指涨幅过大的药品中,兰州佛慈制药6个产品在列,分别是保和丸、健脾丸、龙胆泻肝丸、香砂养胃丸、天王补心丸。 山西汾河制药也有6个产品在列,分别是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呋喃妥因肠溶片、格列本脲片、甲硝锉片、吲哚美辛胶囊、羧甲司坦片。 其中兰州佛慈制药的涨价公告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发出了。年2月28日,兰州佛慈制药发布公告称,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情况,决定自年3月1日起,对浓缩丸、大蜜丸、水丸、口服液、胶剂、颗粒剂、片剂等多种剂型的多个产品进行全线提价。上述产品出厂价平均上调17.6%,零售价也将做相应调整。 据业内人士评论,兰州佛慈制药在公告中提到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情况,是不少中成药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从生产成本来看,中药材涨价、国家药监局严监管下的中药材提质、包装费、人力成本上涨等原因不时见诸报端。 从市场需求情况来看,常用中成药的市场前景还是比较可观的,一方面是消费者对于中成药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一些中成药属于独家品种或者小众品种,生产的厂家较少,竞争也比较和缓,有提价的空间。 多家药企板蓝根价格上涨 从涨幅过大的药品明细表来看,湖北炎黄本草、江西众心堂制药、兰州佛慈制药、石药控股集团广西泰诺制药4药企的板蓝根颗粒均被指涨幅过大。 此前,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关于“板蓝根颗粒”标准修订的公示》。对比年药典标准和要修订的药典标准,表告依春的含量测定有了数量级标准。 本品每袋含板蓝根以(R,S)-告依春(C5H7NOS)计,规格(1)、(2)、(5)、(6)、(7)、(8)均不得少于0.25mg,规格(3)不得少于0.50mg,规格(4)不得少于0.75mg。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板蓝根颗粒的原料成本将大幅度上升。 而在涨价的同时,部分低价畅销药,也在各地短缺药目录中频繁现身。 就在上海市发文的前一天(8月20日)贵州省卫计委发布了年第一批短缺药品清单,鱼精蛋白、阿托品等21个品种在列,其中也包括涨价10倍的地高辛,以及在部分地区已涨价至多元的别嘌醇,年以前,该药售价约5.8元/瓶。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部分药品短缺、涨价不乏人为造成垄断,抬高物价的成分。但,部分低价常用药价格“虚低”,也是不争的事实。有的药品价格看似大幅上涨,实则回归本位。以地高辛为例,该药表面上价格上涨了10倍,但计算下来日均费用没有超过3元,仍属于低价药范畴。 另一方面,药品政策研究专家则认为,低价药是民生保障,政府必须以强硬的姿态,确保这些药以低价供应,不能因为企业吵着价低就涨价,这样只会水涨船高。 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zz/6394.html
- 上一篇文章: 夏天这么开车自燃几率大保险公司还分文不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