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在临床中的运用
白癜风植皮手术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848898.html 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 泽泻木通甘草当归 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剂,每服6-9克,日二次,温水送下。 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龙胆草6栀子9黄芩10柴胡10生地20车前子10 泽泻10木通10甘草6当归10 头疼,目赤,协痛,口苦,耳鸣,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1)痤疮 患者体质壮实,大便正常或者便秘,口干口苦口渴,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可投本方治疗。 (2)带状疱疹 患者体质壮实,大便正常或者便秘,口干口苦口渴,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可投本方治疗。 (3)固定性药疹 患者体质壮实,周身散在鲜红或紫红色圆形或椭圆型红斑,大便正常或者便秘,口干口苦口渴,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可投本方治疗,其中生地宜用60-克。 (4)雄激素性脱发 患者体质壮实,头发油腻,头皮屑多有臭味大便正常或者便秘,口干口苦口渴,溲赤,妇女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可投本方酌加侧柏叶,何首乌,菟丝子等中药治疗。 (5)急·慢性湿疹 患者体质壮实,头痛目赤,协痛,口苦,耳聋,耳肿,阴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大便正常或者便秘,口干口苦口渴,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可投本方治疗。 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 龙胆泻肝栀芩柴 生地车前泽泻偕 木通甘草当归合 肝经湿热力能排 解析:本证多由肝胆实火上炎,肝胆湿热下注所致,治疗以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为主。肝经绕阴器,布胁肋,连目系,入巅顶。肝胆实火上炎,上扰头面,故见头痛目赤;胆经布耳前,出耳中,故见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均为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故见阴肿,阴痒,阴汗,妇女带下黄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清利肝胆实火,又能清利肝经湿热,故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共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渗湿泄热,导热下行;实火所伤,损伤阴血,当归、生地养血滋阴,邪去而不伤阴血;共为佐药。柴胡舒畅肝经之气,引诸药归肝经;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药。 区别 龙胆泻肝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皆为泻肝经实火之剂,其不同点在于:龙胆泻肝汤泻肝火并能清利湿热,且能兼顾滋养阴血,使祛邪不伤正用治肝火上炎,湿热下注证;泻青丸泻肝火,并能疏散肝胆郁火,宜于肝火内郁证;当归龙荟丸则备集大苦大寒之药,着重于泻实火,使从二便分消,乃攻滞降泻之剂,用治肝经实火证,非实火上盛不可轻用。 (1)肝胆实火上攻之头痛,胁痛,口苦目赤,耳聋,耳肿等症。 (2)肝经湿热下注之小便淋浊,阴痒阴肿,妇女带下等症。 君——龙胆草苦寒,善于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臣———黄芩清少阳于上;栀子泻三焦于下,共助君药泻肝胆实火。 佐——车前子、泽泻、木通渗湿泄热,从肾和膀胱以导之;生地、当归养血益阴以柔肝,祛邪而不伤正。 使——柴胡疏畅肝胆,引诸药人肝经;甘草调药和中。 方中泻中有补,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配伍严谨,实为泻肝之良方。 运用要点:本方为清泻肝胆实火和下焦湿热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口苦溺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临床案例:傅某之女,年十龄。时值六月,发热口渴,小便淋秘,溺则号痛不已。延医以利水之药,渴热不减而阴户肿胀;又以三黄散、马齿苋敷之,遂至溃烂不堪,臭秽之极。更延疡医,概以解毒之药,因而益剧,腿胯结核,稍欲解溺,则号痛日甚,畏解不解而少腹胀满难当,内服外敷,百治不效。危急之间,请决死生,以余非外科也。 余视斯症,内外脉色,悉皆火象,独唇舌不燥,尚有可疑。因思阴器属肝,此必湿热下陷,聚于肝经血分,故唇舌不显燥象。若湿热在于气分,则唇舌必燥也,故清利无效。但十龄稚女,冲任未通,亦无热入血室之症。因询食桃子颇多,盖未熟之桃,最能助肝燥血,热结肝经故耳。处龙胆泻肝汤兼龙荟丸,大便下血一瓯,小便乃利,阴溃自愈。(《谢映庐医案》)。 目前000+人已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zz/4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经方解析老中医从五个方面讲透龙胆泻肝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