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被古代君子“陆大人”带火了的《锦衣之下》话题度余热未消。

剧中最震撼剧迷的,除了带领百姓不畏生死抗倭守城的女中豪杰祁夫人,就是为道义和真理献身的蓝青玄蓝真人了。

对于大多数自以为还算有文化(多半读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剧迷来说,这位在明朝历史上动摇了严氏独掌朝堂根基的蓝真人,还真的是个“谜”:

剧中的他生于富贵而后败落之家,历尽坎坷方得入玄门,可谓大破大立,再破再立,性格多变,却又能在多种角色间切换自如。

时而“装神弄鬼”,时而正襟危坐,

时而坦荡通透,时而嬉皮笑脸,

时而八卦贴心,时而语出哲理,

让人不得不惊叹他对各种社会角色转换的把握和应变能力。

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

首次进京拜谒,

仅用阳明心学的四句偈子就将深藏不露的官场“老狐狸”徐敬拿下。

自己体会下:“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初遇嘉靖帝微服试探,

短短三个回合便让刚愎自用又多疑的嘉靖帝刮目相看。

先来看看他们高大上的开局对阵: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出自《德道经·不积》。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弗(不)争。”——出自《德道经·不积》。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方能)长久。”——出自《德道经·立戒》。

一番对答之后,嘉靖帝甚是满意并趁势拿出随身龙纹玉佩作为信物,以表“拜为国师”的诚意。

感觉蓝真人的状态和表现,正好应了《老子》里的那句话:

“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

蓝青玄无父无母,无牵无挂,一心向道,轻装上阵,早已为日后顺应天道铲除奸佞做好了献身准备。

《德道经·食母》有云:

“众人皆有余,我独遗。”

又云: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悝。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不理世事时,游山玩水,随遇而安;想进朝堂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蓝青玄做到了。

他毅然选择了为朝堂最底层的勇士陆绎做铺路石,选择了为大学士徐敬的攻卒陆绎保驾护航,以卒为帅、“载卒过河”,关键时刻“弃车保帅”这一更难立足的角色

他选中的“知己”陆绎虽一身正气,

但毕竟年轻,在朝中人微言轻,担任的又是护卫工作,无权干涉朝政,当时屡屡违背父亲“不涉党争”的叮嘱,自愿做朝堂改革最底层的勇士,

自荐为隐藏羽翼不敢得罪严氏奸佞的徐敬所用,

承诺直到助他铲除严氏家族才算完成使命,

这处境已是险中之险的境遇。

而且陆绎选择的角色默默无闻,就算是“倒严”功成也只是助徐敬受益,

他自己依然只能是不为人知的铺路石,没有丝毫的个人功名所得,稍有不慎还会粉身碎骨,毁掉世代为官的陆家百年基业。

如果说陆绎之举是“士为知己者死”,乃君子的德性使然,为救社稷百姓于危难之中舍生取义,

真到危难之时,尚可借自己父亲的官德余荫保得一条命在;

而蓝青玄

则更像是义无反顾的以身殉道,为了匡扶正义、修复人间正道而竭尽全力。

所以蓝青玄只有一个选择,

唯有

“伴君侧”方能“行天道”

这是比陆绎所选更艰难更凶险的一条路。

好在他心无挂碍,早年父母双亡,又遭遇徒亡师故,落得孤身一人,身似飘萍,

唯有守道之心尚在,便犹如离弦的箭,一旦射出再无退路,纵然粉身碎骨也不后悔,

即便历史也不会记得他曾经做出的牺牲。

他一生潜心修道云游护生,看事比任何人都清晰,却仍然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最为凶险的路

甘为朝堂底层勇士陆绎的铺路石

还是一颗默默无闻甚至毫无自保之力,随时可能暴露并被严家碾碎的棋子。

“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厌恶),故几(近)于道矣。”

若非心中有大道,或早已勘破人世间的真相,

一个人是无法如此明确地找到自己心中那抹隐藏在这世间黑暗的极点处,等待着“否极泰来”转折重生的微弱的正道曙光的。

就连熟知朝堂规则的陆绎也只能处处谨慎、投石问路,他(蓝青玄)却仍愿载他(陆绎)前行,茫茫前程无路,自己即便付出生命,也要为后面的他铺出一条路来。

“功述身芮,天之道也。”

只有真正读懂了《老子》的人,才能明白蓝真人这个角色的通透和豁达。

因为他做的不止是德行高尚的君子,更是助推天道运转的工具,

故能舍生忘死,淡然处之,乃真圣贤之举也。

“成功遂事,而百省谓我自祭。”

也许有一天,功成身退安居乐业的陆绎会怀念蓝青玄,想起这个曾经用生命为他铺路的挚友。

虽然他心里清楚,当初是蓝青玄自己选择的这条殉道的不归路,或许他会想起与蓝青玄之间的种种对话,从最初的相识,到最后的相知,那一幕幕仿佛本来就是一场关于生命意义的终极对话。

每每想到此处,不知他会否领会到

“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与道法自然的真谛。

士为知己者死,陆绎做到了;

为天道归正铺路,蓝青玄做到了。

他恐怕是陆绎这辈子都无法忘记的知己了——

就是这位总是一语中的、云淡风轻却又善解人意的蓝道士,在陆绎人生中接连遭遇失恋和事业低谷的那段最艰难的时光,陪着他一步一步走出来。

若是没有蓝青玄的舍命相陪,陆绎又怎么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扳倒严家,还政于朝。

“真人不露相”

在乱世选择离开清净舒适的道场丹青阁,游走天下亲历百姓疾苦的道士蓝青玄隐藏得太好了,

他表面随缘装傻,从不认真计较别人对他的误解,

但是关键时刻,当他试探出陆绎是真君子之后,便毅然亮出底牌,决定舍命追随,全力助他“除奸佞清君侧”。

“我愿做那沉底的鱼尸,助陆兄顺利前行。”

在丹青阁的湖边,蓝青玄对着至交陆绎坚定地说出这句承诺时,不知道震撼了多少人。

这个可爱耍宝、机敏多变却又豁然通透的小蓝道长应该算是除了男女主角外,最受历史剧迷们喜欢的角色了。

所以看到后面蓝青玄毅然选择冒险谏言、以死倒严、弃车保帅(陆绎)的那一集,多少人都哭了。

满脑子都还停留在数月前在龙胆村和丹青阁依然一脸八卦、跟今夏嬉皮笑脸的那个小蓝——

即便后来爱徒小新的意外过世和师父元明大师的晚节不保对他打击甚大,让他一夜之间觉醒并决定舍身入朝堂,去成全君子陆绎的家国道义,

可谁也没想到他竟会为了成德全道,决绝拼命到如此地步。

若不是早已做好了鱼死网破以重挫严氏元气,决心为势单力薄的陆绎再争取更多时间的周密打算,他也不会顺势下狱以死谏君,而让陆袁两名知己根本来不及救他。

尤其是他拼死留下的那份详述炼丹之法的血书,让陆绎重新赢得了生性多疑的嘉靖皇帝的极度信任,为后面彻底扳倒严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深通修行精髓的蓝青玄眼里,

“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为救百姓于水火而献身,

对于一个修道人来说,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德道经·无私》)

其实,蓝青玄之所以能够破釜沉舟,一举而中,除了他深谙君心,更在于他知道在侯王之上,还有

天地大道的自然法则的存在。

很多人觉得道家经典《老子》太深奥难以理解,可若仔细想想,老子的思想能历数千年而不衰,流传至今仍被世人所景仰,不就是因为其蕴藏着宏大深邃、历久弥新的大智大慧吗?

当我们静下心来真实地品读体会《老子》中所载的道理,跨越千年的时光去与圣人老子来一场世纪对话,总有一日,你会懂得这文字中的奥秘。

就像蓝青玄,若他没有对道家经典智慧的深刻理解,是绝对无法做到真正的修身养性,赢得真君子陆绎和忠臣徐敬的信赖和敬佩,最后成为那位舍己为民请命,只为换一朝太平的蓝真人……

张雪玉

来自网络

美编

小左

本期话题

《黄帝内经》曰:“五谷为养”,说明全谷物种子精华其实最养人的身体!但你知道《黄帝内经》这句话的意义吗?“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欢迎分享留言与评论

中医元典《黄帝内经》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即“天德养神,地谷养形”,简单的说,即宇宙的道德营养着人们的精神,也就是性体系统;而地上的五谷所滋养的是我们的形体,也就是命体系统!

从《黄帝内经》的揭示来说:“德”并不仅是西方哲学简单定义的,只是一种外在行为规范、只是一种品格、只是一种品质。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能量性,丢失了道德能量的滋养,我们也将失去身心健康!

(源自熊春锦先生对《黄帝内经》及《徳道经》总结的中医理论)

免责声明:本号发布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源自网络的部分,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有疑问敬请告诉我们,定将妥善处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zz/1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