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假 https://m.sohu.com/a/110057289_119104

那拉提草原风景区,位于伊犁州新源县境内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交错的河道、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茂密的森林交相辉映,每年6月至9月,草原上各种野花开遍山岗草坡,红、黄、蓝、紫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绚丽多姿。

优美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那拉提”是蒙古语“太阳”的意思。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官兵们大叫“那拉提,那拉提”,于是有了这个地名。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地处天山腹地,位于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东端,位于东经85?7-28,北纬43?1-15之间,总面积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米,年降雨量在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三面环山,巩乃斯河蜿蜒流过,可谓是“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河纵横”。在新疆浩瀚大漠中,那拉提尤如一块镶嵌在黄绸缎上的翡翠,格外耀眼。这里山峦起伏,绿草如茵,既有草原的辽阔,又有溪水的柔美。

既有群山的的俊秀,又有松林如涛的气势。她以特有的原始的自然风貌,向世人展示天山深处一道宛如立体画卷般的风景长廊。这里居住全国十分之一的以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而著称的天山儿女----哈萨克族,至今仍保留着浓郁古朴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草原文化。那拉提风景区以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边塞风光。

那拉提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文化可追溯到多年前,先后经历了塞人、乌孙人、匈奴人、突厥人和蒙古人文化时期,所开发的旅游产品涵盖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民俗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农牧业旅游以及森林旅游等,基本可满足游客的多样化旅游需求。

那拉提景区通过旅游系统干部职工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连续5年取得了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那拉提景区的管理不断加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已经形成了较好的接待服务体系,具备了一定的综合接待能力。风景区自南向北由高山草原观光区、哈萨克民俗风情区、旅游生活区组成,已建成为投资2.60亿元的多功能旅游接待基地,达到日接待人的规模,“大旅游”发展的宏观支持保障系统基本形成,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游客需求,并继续得到改善。

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的大叫“那拉提(有太阳),那拉提”于是留下了这个地名。那拉提草原是发育在第3纪古洪积层上的中山地草场,东南接那拉提高岭,势如屏障,西北沿巩乃斯河上游谷地断落,地势大面积倾斜,山泉密布,溪流纵横。缘山脚冲沟深切,河道交错,森林茂密,莽原展缓起伏,松塔沿沟擎柱,还有毡房点点,畜群云移,是巩乃斯草原的重要夏牧场。

那拉提风景区位于新源县那拉提镇镜内,位于楚鲁特山北坡,以那拉提镇旅游接待站为核心,包括周围草原、赛马场等众多景点。这里充满山村的宁静与祥和。河谷阶地发育明显,山势和缓,坡度约11—12度,生长着茂盛的细茎鸢尾群系山地草甸。其它伴生种类主要有糙苏、假龙胆、苔草、冰草、羊茅、草莓和百里香等。

6—9月,各种野花开遍山岗,红、黄、蓝、紫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绚丽多姿。那拉提草原系亚高山草甸植物,由茂盛而绚丽的中生杂草与禾草构成植株高达50-60厘米,覆盖度可达75-90%。仲春时节,草高花旺,碧茵似锦,极为美丽。那拉提年降水量可达毫米。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载畜量很高,历史上的那拉提草原有“鹿苑”之称。

每年6月以后,大群的牧畜转入,进入草原的黄金季节,草原人的各种集会也多在此举行,所以有人说那拉提是草原集会的胜地。那拉提哈木斯特滑雪场离新源县城12公里,距那拉提机场只有两公里。到了冬季,那一望无际的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与天空紧相连,山与天之间镶嵌着排排墨绿色的松树,俨然一幅天然水墨画。

滑雪场上人们或滑雪,或乘雪地摩托观光,还有成群的孩子坐上雪轮,尽情嬉戏。那拉提风景名胜区已经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那拉提风景名胜区,地处天山腹地,位于伊犁河谷东端。景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风景游览区面积平方公里。近几年,那拉提风景名胜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浓郁的哈萨克族民俗风情及横贯南北疆的交通区位优势,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一跃成为伊犁旅游业龙头。

继年那拉提风景名胜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之后,该景区开始向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的目标迈进。那拉提旅游风景区管委会成立后,该景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景区环境治理,强化那拉提品牌的宣传力度,树立生态那拉提、人文那拉提、诚信那拉提三大品牌,努力打造那拉提旅游精品。正是一系列工作的深入实施,让那拉提风景名胜区形成了较好的接待服务体系,具备了一定的综合接待能力,为晋升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4月,那拉提草原以“哈萨克族人口最多的草原”入编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10月,那拉提草原还被评为全国六大最美草原之一。

公园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据资料统计,森林昆虫和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共有4纲、25目、科等种。常见的有哺乳动物、鸟类、峡谷栖类、爬行类动物30余种。其中盘羊、金雕、大天鹅、马鹿、雪豹、北山羊、鸨等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这里树龄在——年以上的古云杉比比皆是。巩乃斯河畔的河谷次生林内,广泛分布着许多名贵的中草药。据资料统计,这里的植物种多达数百余种,堪称天山动、植物博物园。

和田大巴扎位于和田市东北面,国道旁,入口处立起的富有当地少当选民族风格的高大门楼,是其显著标志。周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附近有停车场、街心花池、养鱼池和水渠,大巴扎内设有工商、税务、公安、卫生防疫联合办公室和银行营业所及诊所,既方便群众交易,又便于管理服务,大巴扎搞活了和田城乡的商品流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和田大巴扎占地面积平方米,是地区的一个大型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集市,不仅有民族特需商品、小商品,还有维吾尔族药材和瓜果、农业生产资料,大小牲畜、旧货、柴草等14个专业市场,长期从事经营活动的有户。其建筑具有强烈的地方民族特色。每逢巴扎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达上万之众,日成交额数十万元。

尼雅遗址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境内,现在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研究表明,尼雅遗址就是汉代古西域36国中的“精绝国”故地。尼雅遗址规模宏大的,珍贵文物众多,所代表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可作为古丝绸之路文明兴衰的典型代表。尼雅遗址系二十世纪初发现,遗址分布在约60~80平方公里范围内。遗址中心标识物是一座佛塔,塔周围流散分布着组成的聚落、冶作坊遗址群、墓葬等。该遗址是塔克拉玛干现存最大的遗址群,它对汉晋时期丝路南道邦国以及丝路的人文地理变迁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尼雅遗址以地理坐标为北纬37°58ˊ20.7″,东经82°43ˊ27″的佛塔为中心位置,其范围南北约20公里,东西7公里。沿尼雅河呈南北向细长形状。尼雅遗址发现90多处的房屋以外,还有多数遗迹,如佛塔、古桥、墓地、果树园、寺院、手工作坊、家畜饲养舍、田地、林荫路,而且还保留着大量的枯树林及河床等,可以说定是极为珍贵的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经过考古调查、发掘过程中出土和采集了木简、木雕、各种纺织物等。佛塔的建筑形制下为方形基座,上为圆柱形塔身。此塔的形制与其周边如楼兰、米兰、安迪尔、喀什和库车的苏巴什佛塔极为相近。显示了其明显的中心标识地位,应该是有意识的安排,也反映了佛教在此地的崇高地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zz/12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