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换了心脏和主动脉,他是中国大陆第一例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 主动脉是血管的“主管道” 两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日 医院心血管外科手术团队 为一名患者成功实施了 心脏移植+升主动脉、全动脉弓移植手术 这次手术是有文献报道的 世界第三例、中国大陆第一例 病情复杂辗转多地 李先生是陕西榆林的一位农民,从年开始就发现自己活动后有气促毛病。去年6月,气促症状加重,还出现胸痛胸闷,双下肢水肿的情况。医院就医,均未得到有效救治。在北京专家推荐下,本月初,他来到医院。 “心脏+主动脉”联合移植术全球仅有两例成功 据专家诊断,李先生病情异常复杂,扩张型心肌病、主动脉窦瘤、马凡氏综合征多症缠身,病情严重,命悬一线。 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王志维 医院的时候,心脏已经是正常大小的四倍,基本只能平卧,难以入睡;检查时又发现他的升主动脉有个8公分的巨大血管瘤,随时有破裂的风险。 正常人的主动脉只有2-3厘米,而他的居然达8厘米,一旦破裂,根本没有抢救机会。要想拯救生命,必须同时换掉心脏和主动脉。 心脏移植和主动脉同期移植手术极为少见,且手术复杂、难度高。 医院的专家查阅各类医学文献,发现“心脏+主动脉”联合移植术在全球仅有两例手术实施成功的报道。 历时7小时患者重有心跳 为了能救患者生命,专家们决定勇闯禁区,并制定了缜密的救治计划。 幸运的是,李先生仅入院一周,就等来了配型成功的器官供体。 3月13日清晨,移植手术正式开始。 在手术当中,心血管外科团队在体外循环下首先进行常规心脏移植,随后利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切断全身的血液供应,快速进行主动脉全弓移植。 所谓深低温,是将患者的血液从常规的37°左右,深度降温至25℃。在这一温度下可以延长器官耐受缺血的时间,最大可能减轻器官受到缺血缺氧导致的不可逆损伤。 最终,王志维教授团队仅用时19分钟,顺利完成了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的移植。 处在深低温、停循环下的患者移植术后心脏能否重新恢复跳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医护人员将血液重新输送到患者体内,体温逐渐升温至37℃。 不久,新的心脏缓慢恢复搏动,血液重新开始在体内自主循环,手术台边所有的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王志维 这个手术的创面很大,吻合处非常多,还要进行脑保护,在心脏移植的同时,还要兼顾肾脏、肝脏等其他脏器的供血问题。在深低温、停循环的情况下,手术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手术后不到24小时 李先生从昏迷中苏醒 并于第二天拔除了呼吸机 各项生命体征稳定 3月26日康复出院 他以后就可和正常人一样 生活工作了 武汉广播电视台 责编:齐雯 融媒体记者:樊胄峰李小雪胡岚涛 通讯员:杜巍巍邹亚琴 编辑:沈佩枫 来源:民生e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yp/9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社区中主动脉直径大小发生主动脉瘤和主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