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学方剂7龙胆泻肝汤
[1]王建青.龙胆泻肝汤的渊源及临床运用概况[J].中医药通报,,19(01):41-43.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酒炒)、栀子(酒炒)、黄芩(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生甘草组成,治肝胆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 [2]孙圆圆,茅婧怡,曹蒂莲,瞿奕,王莉,张健,茅伟安.龙胆泻肝汤及方中单药在皮肤病治疗中的药理作用及应用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35(10):-.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主要有具有调节免疫、镇痛、抗炎、抗过敏、抗病毒及病原微生物和抗氧化等作用。该方作用与主要单药的活性成分密切相关,如龙胆草的有效成分龙胆苦苷,黄芩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黄芩甙和黄芩素、汉黄芩素和汉黄芩甙),栀子的活性成分栀子苷和京尼平;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柴胡皂苷。现就该方及方中主要单药与皮肤病有关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1调节免疫 1.1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1.2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2镇痛 但其发挥镇痛效果的具体机制还不明确 3抗炎 复方龙胆泻肝汤及单味药对多种炎症过程包括炎性渗出、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炎性介质释放均有显着抑制作用。 4抗病毒及病原微生物 4.1抗病毒 抗疱疹病毒;抗人乳头瘤病毒 4.2抗其他病原微生物 抑制解脲支原体生长、繁殖;白念珠菌生物膜;黄芩对金葡菌和痤疮丙酸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目前,关于龙胆泻肝汤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研究不多,更多的是研究为黄芩和栀子单味药的抗氧化作用。 [3]周春巧,文君,陈宇.龙胆泻肝汤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11(33):-.DOI:10./j.cnki./r..33.. 龙胆泻肝汤属于历代医家喜好良方,组方包括黄芩、龙胆草、木通、泽泻、栀子、生地、车前子、柴胡、当归及甘草等,具有抗菌、解热、消炎、降脂、保肝、利胆、安神等功效,且汤药与软胶囊、丸剂作用相当,是治疗肝胆实火型疾病的有效方药。 [4]唐卡毅.龙胆泻肝胶囊、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8(10):-.DOI:10./j.issn.-..10..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当归、柴胡、甘草10味药组成。方中龙胆草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有清热燥湿、导热下行之效,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可使湿热从小便而解;生地、当归有滋阴养血之功;柴胡有疏肝解郁和引经之用;甘草调和诸药。龙胆泻肝汤泻肝而不伤肝,利湿而不伤阴,其配伍相辅相成,是一套配方严谨、疗效确切、应用广泛,为历代医家所喜用的古代良方。该方具有抗菌、消炎、解热、利胆、保肝、降压、降脂、利尿、安神等作用,汤剂、丸剂、软胶囊作用临床无明显差异,是传统用于肝胆实火的有效制剂。 [5]秦琴,石历闻.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及药理研究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34(6):-.DOI:10./cma.j.issn.-..06.. 本方主治肝胆经循行线上的病变,且病变部位多在肌表,证属湿热并重或实火上炎者;辨证要点为局部红肿而热,瘙痒或疼痛,分泌物黄稠、混浊、黏腻,舌苔多黄腻,舌质红,尿黄或赤涩,大便偏干,脉弦等。临证时还要注意控制本方使用时间、规范剂量,中病即止,避免不良作用。需要提及的是,木通的品种繁多,有关木通、白木通、川木通等,关木通有较强的肾毒性,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已取消关木通作为中药成方制剂的原料,故目前己少用。现多用川木通或通草代之 [6]郜平光,MohammedKouadir,王志刚,etal.龙胆泻肝汤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进展[J].中兽医医药杂志,,26(6):30-32.DOI:10./j.issn.-..06.. 2毒理学研究 为了揭示本方肾毒性的毒理机制,国内许多学者对其毒理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张娜等J采用固定本方其他9种成分含量只改变关木通含量的分组实验,分别为小、中、大剂量组(分别舍关术通1.5、3、6∥kg),去关术通组和单味关木通组(古关术通6g/kg),药物水煎卮分别按原药材13、14.5、17.5、11.5、6g/kg-d的剂量给SD太鼠灌胃,连续12周.分别于给药后第4、8、12周测定肾功能指标。结果表明.含小、中剂鼠关术通蛆和去关术通组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氪(BUN)水平无明显变化;舍太剂量关小通组和单味关木通组太鼠血清SCr、BUN在给药第4、8、12周均显著升高,12周时达到最高;舍太剂量关木通组大鼠血清SCr、BUN水平在给药第4、8周时低于单味关术通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至第12周时显著低于单昧关术通组。这与丁英钧等的撤道相一致。由此可见,复方配伍町以降低龙胆泻肝汤巾戈木通的肾毒性。阮时宝等用苦参代替关木通新制龙胆泻肝汤,以减小本方的毒副作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研究表明,新、旧龙胆泻肝汤的最大给药量(MTD)均为g/kg;慢性毒性试验研究表明,旧龙胆泻肝汤组小鼠自发性活动减少,体重下降;而新龙胆泻肝汤组除体重较对照组减轻外,其它无异常。崔太根等报道,用药典规定剂量的关术通水煎剂给大鼠灌胃(1g/kg),1次/d,连用2个月,对大鼠的血清SCr、屎酶活性、尿蛋白、尿糖、肾组织结构等均未造成异常改变;表明药典法定剂量的美术通水煎剂对大鼠肾功能及肾问质结构王明最的不利影响。因此,经典配伍的龙胆泻肝汤在法定剂量下是否具有临床毒副作用、服药多长时间会产生毒副作用、毒副作用的程度等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7]刘寿焕.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临床应用概述[J].内蒙古中医药,,(4):-,.DOI:10./j.issn.-..04.. 本方方药中龙胆草苦寒清热,为泻肝胆经实火的专药,与栀子、黄芩相配,则泻火之力更强。柴胡疏肝解热,甘草解毒。再配泽泻、木通、车前子泻火利湿,使湿热从小便排出。当归、生地滋阴养血,使泻火之药不致苦燥伤阴,也可以防止肝胆实火而致的阴液耗伤。此方配伍全面而精良,泻中有补,利中有滋,使火降热清,湿浊分清,循经所发诸证乃克相应而愈。随着对该方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理研究证实,龙胆泻肝汤具有抗炎、镇痛、保肝、利胆、免疫、抗病毒、抑菌等作用。临床上只要是肝胆实火上炎或湿热下注所致内科、外科、男科、妇科、五官科、皮肤科等的诸多疾病,应用该方加减均可获较满意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yp/6350.html
- 上一篇文章: 夏季胃病高发,送你脾胃病养胃方,千金难
- 下一篇文章: 全收集中药对药大全内含两大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