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楸药解龙胆草
提要 龙胆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为龙胆科植物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龙胆草味大苦,性大寒。入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功效主治:治眼肿赤痛、胬肉、黄疸、咽喉肿痛。 特性:大苦大寒,大泻肝胆火邪。 龙胆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因植物叶如龙葵,味苦如胆,故得名。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龙胆科植物植物根的内皮层细胞常因径向和切向分裂,致使内皮层由多层细胞组成。茎多具有双韧维管束。常含甙类(如龙胆苦甙)、生物碱(如龙胆碱)。龙胆科约有80属余种,全球广布,主产温带。我国21属约种,各省均产,西南高山地区较多。 龙胆科常见药物:龙胆草、秦艽等。 龙胆草味大苦,性大寒,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 清肝退热,凉胆泻火。 龙胆草除肝胆郁热,治眼肿赤痛,弩肉高起,疗臌疸发黄,膀胱热涩,除咽喉肿痛诸证。中寒者,勿服。 《汤液本草》:《象》云,治两目赤肿,睛胀,胬肉高起,疼痛不可忍,以柴胡为主,治眼中必用之药也。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久服益智,不忘。 《本草汇言》:龙胆草禀天地纯阴之气以生,味大苦,性大寒,善攻一切实热火证。故《别录》主散目赤、去眵膜,退脚气,消黄疸,利小便,化赤浊,疗疳疾,解诸疮,有彻上彻下之妙也。窃思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古方以龙胆以肝胆之气者,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肝胆之邪热退,则他病如热极生风,而为惊搐痫痉、蛊毒虫积、瘟疫热痢诸疾,可一剂而除矣。 按龙胆禀天地纯阴之气,大苦大寒,但以荡涤肝胆之热为职。先哲谓苦寒伐标,宜暂不宜久。如圣世不废刑罚,所以佐德意之无穷。苟非气壮实热之证,率尔轻投,其取败也必矣。 《本草思辨录》:黄芩主少阳之经热,竹茹主少阳之腑热,龙胆则主由少阳入厥阴之热。其味苦中有涩,苦主发,涩主收,即发即收,其用在少阳者少,在厥阴者多,故用龙胆者皆取其泻肝。凡肝之热,有本脏挟胆而热者,有为胆所侵侮而热者。龙胆治胆侮肝之热,能内极于骨间,谓之治肝无愧。以其未全离少阳,故泻肝之气热,不泻肝之血热,龙胆之名,所由来也。 龙胆草按产区分为关龙胆、苏龙胆、川龙胆三种。均以条粗长、质柔、色黄或黄棕、味极苦者为佳。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专家讲解补骨脂注射液的副作用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安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genteng.com/ldyp/598.html
- 上一篇文章: 墨墨家龙胆草中药去黄美白淡斑面膜100g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