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草

苦,寒。

入肝、胆经。

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1、保肝、利胆、健胃

2、降压、利尿

3、抗菌、消炎

4、增强免疫功能

5、小剂量时对中枢神经系统呈兴奋作用,但较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

6、龙胆草还有升血糖、抑制酶活性作用

7、松弛骨骼肌的作用

8、疟原虫有抑杀作用,对猪蛔虫有较强的麻痹和致死作用

临床应用

用于泻肝胆实火

凡有口苦、胁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尿血尿涩尿痛、性情暴躁(大致包括急性肝炎,膀胱、尿道炎,急性眼结膜炎等),都可用龙胆草、常配栀子、柴胡、黄芩等,方如龙胆泻肝汤。如属胆囊炎,则可以龙胆草3g煎水,送服左金丸3g每日二至三次,更能加强清泄肝胆实热的作用。

用于健胃

有胃粘膜脱垂、慢性胃炎,出现口干、舌光剥无苔食欲减退、食后腹胀等症状时,可用龙胆草3g,配合清养胃阴的药物(如沙参、麦冬、石斛、天花粉等),水煎服,效果颇好。宜于饭前10~30分钟服。

用于解痉

治小儿高热抽搐,可配合平肝清热药(如石决明、羚羊角、钩藤等),加入龙胆草3g,疗效更速。

使用注意:

前人经验认为龙胆草有泻无补,脾胃虚弱者易致呕吐,久用更易伤胃气,对胃有刺激作用,不要多用久用。无实火者不要用。

用量:3~6g。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萎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龙胆草6g,黄芩9g,栀子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3g,生地黄9g,柴胡6g,生甘草6g。水煎服。亦可用丸剂,每服6~9g,日二次,温开水送下。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泻火除湿,为君药。

龙胆散(《太平圣惠方》)

治劳黄,额上汗出,手足中热,四肢烦疼,薄暮寒热,小便自利等证。龙胆草0.6g,麦冬、甘草、柴胡、麻、犀角各1g,牡蛎30g。上7味为散,水煎,入生地黄汁0.5合,温服。方中龙胆草配伍诸药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之功。

食疗

龙胆草水

配方:龙胆草,水

制作:倒入70℃左右的开水,待泡开即可

功效:具有清肝利胆、清热解毒、降火之功效,增强身体免疫力。

龙胆草粥

配方:龙胆草10克,竹叶20克,大米克。

制作:将龙胆草、竹叶洗净后,用水煎取汁液.去渣后再加入大米同煮成粥即可。

功效:降火、清心除烦,适用于肝郁化火引起的失眠兼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秘结等症。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在线咨询
专家告诉你呲美莫司乳膏治白癜风效果怎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genteng.com/ldyp/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