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草清热泻肝定惊之功效
龙胆草,中药名。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和滇龙胆、的根和根茎。具有清热、泻肝、定惊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 形态特征 龙胆草为多年生草本,高1-2尺。叶对生,下部叶2——3对很小,呈现鳞片状,中部和上部叶披针形,表面暗绿色,背面淡绿色,有三条明显叶脉,无叶柄。花生于枝梢或近梢的叶腋间,开蓝色筒状钟形花。果实长椭圆形稍扁,成熟后二瓣开裂,种子多数,很小。根茎短,簇生多数细长根,淡黄棕色或淡黄色。 功效主治 清热燥湿;泻肝定惊。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 药理作用 (一)保肝、利胆、健胃 本品对四氯化碳肝损害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肝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有降低转氨酶的效果。能收缩胆囊和增加胆汁分泌而有利胆作用。龙胆苦苷小量能促进胃液和胃酸的分泌,有健胃作用;大量服用能抑制分泌,减少食欲,阻碍消化。 (二)镇静、降压、利尿 龙胆碱对小鼠有镇静作用,较大剂量会出现麻醉作用,对惊厥有很弱的对抗作用。龙胆酊和龙胆碱有降低血压的作用。龙胆草还有明显的利尿功效。 (三)抗菌、消炎 龙胆煎剂对多种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龙胆碱和龙胆液口服或腹腔注射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并且较水杨酸钠强4~7倍。龙胆注射液可明显促进炎症细胞的吞噬功能。 (四)免疫调节 龙胆草有抑制抗体生成的作用。龙胆泻肝汤注射液能使小鼠胸腺重量增加,促进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的转化。龙胆泻肝汤有抗过敏作用,能使组胺引起的过敏反应明显减轻。 (五)其他 松弛骨骼肌的作用。龙胆苦苷对疟原虫有抑杀作用。龙胆煎剂对猪蛔虫有较强的麻痹和致死作用。 临床应用 1.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萎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水煎服。亦可用丸剂,每日二次,温开水送下。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泻火除湿,为君药。 2.龙胆散(《太平圣惠方》)治劳黄,额上汗出,手足中热,四肢烦疼,薄暮寒热,小便自利等证。龙胆草,麦冬、甘草、柴胡、麻、犀角各,牡蛎。上7味为散,水煎,入生地黄汁,温服。方中龙胆草配伍诸药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之功。 3.单味研末,煎汤服,或开水送服,治肝火上冲所致的鼻衄。 康氏中医∣百年关爱--百姓信赖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genteng.com/ldyp/370.html
- 上一篇文章: 腰椎间盘突出风湿骨病偏方秘方验方
- 下一篇文章: 三岛疑挪大河尾九龙际会石堆村初探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