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针灸科
“冬病夏治”是在“天人合一”理念指导下,遵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规律,将阴阳理论具体运用于“治未病”的治疗法则之中。简言之,此种疗法是利用夏季气温高,顺应天时机,借助自然界中充沛的阳气,以此来扶助人体之阳气,从而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使一些慢性、顽固性疾病得以消除,达到正胜邪退的目的。 “冬病”多是由于机体本身阳气不足所致,故易在冬季发病或加重,如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肺系疾病,颈肩腰腿痛等痹症。“三伏天”是一年之中自然界阳气最盛的时候,顾名思义,“伏”是“潜伏”、“潜藏”的意思,正是要借助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机,将阳热充分“伏藏”于机体,此为“借天阳”,再施用温热之药或艾灸等外治方法,使机体的阳气更加丰沛,此为“借药阳”;以益气温阳,散寒通络,达到疗顽疾,治慢病的功效,所以“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这也充分证明了“冬病夏治”的有效性。 穴位贴敷作为“冬病夏治”的一种外治方法有以下优势: 1作用直接,疗效确切; 2.用药安全,不损伤脏腑; 3.操作简单,节约时间; 4无痛无创,适用于是老人、孩童,以及惧针患者。 三伏贴的适应症: 冬病患者:冬季多发或加重的慢性疾病 1.慢性呼吸性疾病,中医辨证为寒症的肺系病证。(秋冬易感冒、慢阻肺、变异性鼻炎、哮喘等); 2.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的胃肠道疾病,如腹泻,胃炎等; 3.中医辨证属寒证的骨科疾病,如老寒腿,骨性关节炎等。 三伏贴的禁忌症: 1.一切热病,热性咳嗽,慢支急性期热性者; 2.疾病急性期(如发热、咳黄痰流黄涕、关节红肿热痛、出疹性疾病出疹期、头痛); 3.艾滋病,结核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 4.贴敷穴位局部或周边皮肤有溃疡、破损、流脓等情况禁用;严重皮肤病患者禁用; 5.孕妇、干燥综合征患者、糖尿病患者、患有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者禁用。 贴敷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应忌烟酒及冷饮,避免食用过咸、辛辣、油腻及海鲜等食物。 贴敷后若出现烧灼样疼痛、刺痛时,应立即去掉三伏贴,进行相对医疗处理。如:小水泡可自行涂碘伏、龙胆紫。若水泡大小超过黄豆粒大小,医院由专业医师处理治疗。 三伏贴时间表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4日 中伏加强:8月5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yp/12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婴儿口腔需要护理吗婴儿口腔护理需要注意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