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兰原创植物美文栀子花的前世今生雨兰诗
北京权威皮肤病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58077.html 栀子花又名黄栀子、木丹、鲜支、栀子、越桃、支子花、玉荷花等,为龙胆目茜草科,四季常绿灌木,植株大多比较低矮。因为栀子枝叶繁茂,叶色四季常绿,花朵洁白美丽,花香素雅宜人,花期也相当长,可以从五六月份连续开花到八月份,栀子一直以来是重要的庭院观赏植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和看重,被人们称为“庭前佳树”。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种富有特色的美花靓草,在我们的国度生长的时间越长,吟咏描绘她的诗文就会特别多。而如果一种花草树木,很美好也很让人瞩目,可是关于她的诗文却不多,没准儿,她是后来才引进到我们国家来的。 遗憾的是,《诗经》里提到蒹葭,提到舜华,提到蕨和薇,提到卷耳,提到那么多美好的花草树木,就是没有写到栀子花。我觉得,只要是《诗经》里提到的花草树木,就可以确认为是我们国家的地道土著了。栀子树在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那么,栀子树是不是我们国家的地道土著呢? 栀子花的种子据说是来之于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一带),佛经里谓之“薝卜”。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木篇》里如此记载:“陶真白言:栀子翦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相传即西域檐卜花也。” 在我们古代诗人的心中和笔下,栀子花又有着怎样的寓意和传说故事呢? 关于栀子花的较早文字记述,我所知道的,是在南北朝时代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诗里,简文帝萧纲还是位富有才华的文学家,他写有一首《咏栀子花》:“素华偏可喜,的的半临池。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南梁大臣徐悱的妻子刘令娴曾写有《光宅寺诗》:“长廊欣目送,广殿悦逢迎。何当曲房里,幽隐无人声。两叶虽为赠,交情永未因。同心何处切,栀子最关人。” 唐宋以后,栀子花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诗文里。像大诗人杜甫就写过《栀子》:“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唐代诗人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里写道:“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宋代诗人潘玙《檐蔔花》里如此写:“未说司花刻玉工,人知名与佛相同。可怜结了黄金子,依旧身归色界中。” 从古人们的诗文里,我们可以知道,檐蔔花是栀子花的别名。元代程棨在《三柳轩杂识》中称栀子花为花中之“禅客”。栀子与“执子”谐音。 栀子花结的果实为浆果,果实成熟后的颜色是金黄色或者橙黄色,这应该就是栀子又名为黄栀子的一个原因吧。 栀子枝叶繁茂,叶色四季常绿,更奇特的是,栀子花从寒冷的冬天就开始了默默的孕育花苞,经历整整一个春天含苞不发,一直到初夏季节才会开出美美的花来。栀子花那浓郁又清幽的花香,在整个炎热的盛夏季节里都能带给人们盛大的喜悦。这样的坚守,这样的隐忍不发,多么可贵。也许因此,人们赋予栀子花的花语是:喜悦、坚强、永恒的爱、一生的守候! 栀子花的花期相对来说也比较长,可是,花期再长也有开尽的时候。也可以把栀子花晒成干花,留待以后的日子里慢慢享用。南方的一位朋友说,她家里就种有多棵栀子,栀子花开时节,把半开的栀子花一朵朵摘下来,然后,趁着夏天的猛日头晒上几天,晒到洁白的花瓣变成褐色,摸上去有些扎手的时候,就可以收起来,留待冬天的时候、来年春天的时候,熬粥喝。晒干后的栀子花用来熬粥,那种四溢的清香,让人仿若回到了栀子花开的美好时节…… 我经常想,如果能在老家的小院里养上两棵栀子就好了,每年不仅可以看花开,闻花香,还可以美美地吃起来。 特级山栀子g包邮野生栀子茶中药材生栀子黄栀子红栀子泡茶卤料淘宝¥12.8¥17.6购买再听刘若英唱“栀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蓝色的百褶裙上……”,脑海中浮现的,就不仅仅是栀子花的美,栀子花的香,还有栀子花的美味了。 栀子花开,其美可赏,其香醉人,栀子花还可以做成美食,实在是人间尤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yp/11038.html
- 上一篇文章: 须佐能乎之五虎上将,告诉你为什么买
- 下一篇文章: 除了降压药外,这款葛根槐花饮也有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