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雨水插一枝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 摄影:柳霓(韶山) 岭南梅花浑似雪,暗香律动韵高洁 摄影:魏宝珍(广州) 立春之后,雨水来临,此为24节气之第2个节气,标示着降雨的开始,万物催生。 乍暖还寒时节,江南的梅花带雨,江北的蜡梅飘香。而此时的梅花和蜡梅,仍都是冬春最名贵又最被人喜爱的观赏花卉,也是岁朝清供的主要花材之一。 每年春节前后,地处华北地区的清华园,尚未有春天的气息。浅浅黄黄,散发着幽香的蜡梅枝条,是严寒中幽静校园的一景,也是生活美学课中极好的插梅示范作品素材。 今岁投梅石榴瓶,情深一枝郁金香 花材:蜡梅,郁金香 花器:石榴陶瓶 插花:刘惠芬 插梅的要领,自然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 偶得数枝梅,插向陶瓶里。置之曲密房,注以清冷水。肌肤若冰雪,寒极粟不起,岁晏且闻香,春深看结子。 ——宋仇远 遒劲的枝条上点点梅朵,“清”与“疏”,最能体现出梅花和蜡梅自有纯美的意境,期待天街小雨,悄然而至。 梅瓶作品示范 插梅,宜用瓶式、罐式花器,有一定高度和体量,才更能彰显梅的疏影横斜之妙。瓶插不能用剑山,而蜡梅分枝比较多,如果预先修剪好长度和形状,插入花瓶后难免会因固定困难而达不到预设的角度和形态。我们通过几个案例介绍“借势”插梅的方法。 所谓“借势”,即根据梅枝的形态,先将其在花瓶中自然插入固定好,再经过修剪使其达到造型的优美,以及作品整体的和谐统一。 一花独放知春早,竹报平安暗香浓 花材:蜡梅,竹,龙胆 花器:石榴陶瓶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需两三枝” ——清李方膺 尤其对于小口径的花瓶,梅枝不宜太多、太繁,枝少花疏,干屈如铁,配以深色、素净的古铜器或瓷瓶,便尽显梅花孤高清洁的韵致。 清雅舒展的梅与竹,最终聚拢到火红的石榴瓶口那枝浅黄色的龙胆花下。这个作品的花器口径很小,以龙胆花为焦点,梅、竹各向左右伸展。操作技巧是花材插入花瓶后,找到自然稳定的位置固定好,然后借势修剪造型。注意观摩操作过程,最终的形态是边修剪边造型而成。 蜡梅不是寻常物,红玫作伴鸟归巢 花材:蜡梅,玫瑰,鸟巢蕨 花器:彩玻璃瓶 本例中花器口径大约5cm,是半透明的彩色玻璃瓶,不便借用其他附加方式来固定花材。而根据花材的自然形态,采用直立式比较容易自然稳定。操作过程主要分两步: 1.根据预设的花型(如直立式),将A、B、C三主枝插入花瓶,使相互间的位置固定。也就是说,先固定好主枝的大致角度。固定的方法,是利用枝条相互之间以及枝条与瓶口的接触点来稳定花材的位置和角度。本例中C为焦点花玫瑰及配叶,其角度和长度都固定好。 2.以C主枝(玫瑰及配叶)为参照,修剪蜡梅枝的高度和形态。一边修剪一边观察,此时只做减法,枝条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对于初学者而言,第一步很重要。也就是说,初始每一枝花材都要找到合适的相对关系和稳定的位置,其后不再改变。否则相对位置不固定,形态也随着修剪在变,两个变量同时变,就比较难以把控了。 松竹梅菊咫尺相望,相映成趣 花材:蜡梅,兵乓菊,竹 花器:彩绘花瓶,半圆水盘 这是一组梅、竹、菊的组合造型,大体量的梅、菊插在一个高大的敞口花瓶中,小体量的竹、菊插在低矮的水盘里。一高一低一左一右,用少量的花材,建构了一个大的空间效果。梅、竹的“清”与“疏”,由此得以体现。 花瓶敞口型,基本采用投入的方式,先用蜡梅一步步搭好造型,然后用兵乓菊填充瓶口空间,并稳定重心。注意这里瓶口较大,兵乓菊要有一定体量才能达到稳定的效果。 修剪下来的小蜡梅枝,配以小花器,置于安静一角,暗香浮动的时光。 蜡梅以瓶插和倾斜造型,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梅的特质和高雅。这里的插花技巧中,最重要的就是借势——根据梅枝的自然形态,自然地固定在花瓶中,然后修剪出合适的比例和造型。 插梅过年作品选 立春时节,花友们应征“插梅过年”的作品精选,刘惠芬老师点评。 梅图迎春 左右滑动查看 花材:红梅枝,玉兰枝,水仙 花器:景德镇鱼尾花瓶 挂画:九九消寒图 作者:上善若水(山西) 构思:用一枝含苞待放的红梅作主枝,斜向左上方;一枝玉兰作副枝,向右水平倾斜;出了花剑的水仙作客枝,水仙叶子作心状图案,插在淡绿釉色的鱼尾瓶中;挂画《九九消寒图》作背景,画中盛开的红梅花与瓶中的红梅枝互动,预示着春天的气息即将迎面扑来。第二个作品造型类似,客枝增加了杜鹃花,色感更浓。 点评:构思很好,色彩也协调,第一个作品因水仙未开,也比较弱,玉兰枝稍短点更好。相比之下,第二个作品主、副的比例就更合适一下,但焦点花杜鹃稍高点更好。 迎春 花材:蜡梅,松枝 花器:长方形花盆 作者:江南雨(杭州) 构思:以岁寒三友为题,以“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意象构图,主枝蜡梅横斜右上抬头上挑,副枝直立略倾向主枝,客枝沿盆边倾斜60度,与主枝遥相呼应,松枝作为焦点稳定重心。梅花在青松的衬托下傲然挺立,花盆的竹枝图案与梅松相呼应,呈现一幅斗寒傲霜的高洁形象,越过严冬迈向春天。 点评:花盆比较大,松枝体量稍大、有型,会更好。 岁寒双馨 花材:蜡梅,山茶花,松柏 花器:蓝色花瓶 作者:江南雨(杭州) 构思:本作品为倾斜式造型。以蜡梅为主副客枝,同样傲雪凌霜而开的山茶花作为焦点花,突出岁寒双馨,互相映衬,定格美好! 点评:造型比例合适,山茶花稍高点,下面衬托绿叶,更好。 墙角数枝梅 左右滑动查看 花材:蜡梅 花器:白色方形瓷盘、石头 作者:蓬蒿人(湖北) 构思:寒冬腊月,蜡梅傲雪凌霜兀自开放。蜡梅的枝苍劲而清秀,香淡雅而悠远。欣赏蜡梅的清雅俊秀,更欣赏她积极昂扬向上的精神。 作品2,花材用松、竹、梅,展现其坚韧、高洁、不畏严寒的共同习性,岁寒三友,相得益彰。 点评:干净清雅的蜡梅,左右枝稍对称,左边修剪短点更好。还是这些梅枝,作品2加了松和竹,虽有“岁寒三友”的愿景,但比例和主次不清,蜡梅的清与疏不再,反而没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磬梅馨香 花材:蜡梅,郁金香,羊齿叶 花器:黑色浅盘 作者:馨涓(西安) 构思:疏是枝条艳是花,磬梅郁金竞相华,本是暗香浮山野,借得几缕入自家。 点评:意境很好。郁金香比较大,2朵集中(矮点),蜡梅A主枝稍长点,更好。 望春归 花材:松,竹,菊,梅 花器:陶罐 作者:annyyuan(扬州) 构思:松竹梅共经岁寒,寓意天地人同乐好春。 点评:松、竹、梅、菊,花材种类齐全,整体色彩协调,造型比例基本合适。可能是拼插固定比较困难,松枝没有抬头;菊花落入瓶口;竹叶遮挡削弱了梅枝的形色。建议去掉竹,加一小枝松托住菊花,稍调整,是一个很不错的作品。 只留清气满乾坤 花材:蜡梅,松 花器:小陶盆 作者:湖心(漯河) 构思:冬日里,奔波在工作和生活的路上,寒风让我裹紧了大衣,疫情让我戴上了口罩,却没能抵挡住蜡梅的香唤醒我的嗅觉,渐渐地芬芳了我的世界;也没有抵挡住松的绿,走进我的视线,一点点清晰了,我的人生方向。 点评:很不错,松和梅的形态都较好地呈现出来了。利用花台抬高了陶盆,有更多的舒展空间,蜡梅和松枝都能稍下垂,“清”与“疏”得以展现。 梅仙祈 花材:梅花,水仙,青松 花器:扇形浅蓝瓷花器 作者:馨涓(西安) 构思:那树幽香的梅花在春风的拂动下摇曳的正得意,树下静观,这枝正在对我微笑。除夕日轻采回家与正开的水仙相遇,清友与凌波的相会,自有一番高雅、纯洁。家中年夜饭已备齐,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点评:意喻好,造型和色彩都很不错!松做基础,水仙的直立,梅枝的倾斜向上,都是很好的“借势”。拍照时离背景稍远点,更好。 本期征稿中,有不少作品采用的是澳梅,澳梅花朵虽似梅花,但不具备木本梅枝的特征,因此做主枝就了无梅枝的效果了,这部分作品将另行汇集推送。 春寒料峭,草色尚无 寄寓梅花点点,生一室欢腾与喜悦 化作一夜春雨,开出万千春色 莺飞草长,万物复苏 文:刘惠芬、谈天等 视频:魏相吉 编辑:anan,Jane 审核:田小七 排版:黎泓 清花 以花草为邻,与香茶为伴 悟天人合一,见内心体验 花香茶的生活美学,优雅的生活方式 加花锄好友,申请入“生活美学群” ———————————— 网课链接 清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jj/7442.html
- 上一篇文章: 抓住三月的尾巴醉红坡樱花道15米高
- 下一篇文章: 上游黄河到底有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