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冲刺,新新老师划重点中药综合
距离执业药师考试还有 countdown 06DAYS .10.07新新老师今天继续为大家划出执业药师各科各章节重要考点,并搭配相应的考题,帮助大家复习。 今天为大家划的重要考点是《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第9-11章的内容,如下: 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安全、有效、简便、经济。 中成药的合理联用 1)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 (1)两种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治疗一种病证,达到增强疗效的协同作用。 ①附子理中丸与四神丸配伍使用:增强温肾运脾、涩肠止泻的功效,治疗脾肾阴虚之五更泄泻。 ②归脾丸与人参养荣丸配伍使用:明显增强补益心脾、益气养血、安神止痉的功效,治疗心悸失眠、眩晕健忘。 ③脑立清胶囊与六味地黄丸配伍使用:用于高血压病证属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者。 (2)功效不同的中成药配伍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够提高主药功效。 ①二陈丸燥湿化痰为主药,辅以平胃散同用,可明显增强二陈丸燥湿化痰之功。 ②乌鸡白凤丸为主药,辅以香砂六君子丸,增强主药的养血调经之功。 (3)中成药配伍应用,其中一种药物能够明显抑制或消除另一种中成药的偏性或副作用。 ①舟车丸常配合四君子丸同用,以使峻下而不伤正气。 ②金匮肾气丸配麦味地黄丸、生脉散或参蛤散同用,不仅平调阴阳、纳气平喘,且可防止金匮肾气丸燥烈伤阴,降低副作用。 (4)也有些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是因为部分疾病的治疗必须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①内服艾附暖宫丸,外贴十香暖脐膏,共奏养血调经、暖宫散寒之效。 ②内服六神丸,外用冰硼散吹喉,共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 2)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1)含“十八反”、“十九畏”药味中成药的配伍禁忌 ①含附子(治疗风寒湿痹的大活络丹、天麻丸、尫痹冲剂、人参再造丸)+川贝、半夏(止咳化痰的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通宣理肺丸)--十八反。 ②郁金(利胆:利胆排石片、胆乐胶囊、胆宁片)+丁香(六应丸、苏合香丸、妙济丸、纯阳正气丸、紫雪散)--十九畏。 ③含海藻(心通口服液、内消瘰疬丸)、甘遂(祛痰止咳颗粒)+甘草(橘红痰咳颗粒、通宣理肺丸、镇咳宁胶囊等)--十八反。 (2)含有毒药物中成药的联用 ①均含附子:大活络丹与天麻丸。 ②均含朱砂:朱砂安神丸与天王补心丹。 ③均含冰片: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 (3)不同功效药物联用的禁忌 ①附子理中丸与牛黄解毒片联用,附子理中丸系温中散寒之剂,而牛黄解毒片性质寒凉,二者不可联用。 ②附子理中丸与黄连上清丸、金匮肾气丸与牛黄解毒片等合用,均属不注意证候的不合理用药。 (4)药物的相互作用 ①产生拮抗作用:含麻黄(麻黄碱与肾上腺素结构相似)的中成药忌与降血压的中成药(复方罗布麻片、降压片、珍菊降压片、牛黄降压丸)等并用;也忌与扩张冠脉的中成药(速效救心丸、山海丹、活心丹、心宝丸、益心丸、滋心阴液、补心气液等)联用。麻黄中的麻黄碱结构与肾上腺素相似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另一方面又能兴奋心脏,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若同时并用,可产生拮抗作用。 ②含朱砂(汞)(磁朱丸、更衣丸、安宫牛黄丸)与含还原性溴离子或含碘离子的中成药(消瘿五海丸、内消瘰病丸)在肠内会形成有剌激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导致药源性肠炎,赤痢样大便。 中西药联合应用 1)中西药联用的特点 (1)协同增效 ①黄连、黄柏+四环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磺胺甲基异噁唑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使疗效成倍提高。 ②金银花+青霉素,加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 ③甘草、白芍、冰片+丙谷胺,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己制成复方丙谷胺(胃丙胺)。 ④甘草+氢化可的松,抗炎、抗变态反应有协同作用,因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可抑制氢化可的松在体内的代谢灭活,使其在血液中浓度升高。 ⑤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可提高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 ⑥丹参注射液+间羟胺(阿拉明)、多巴胺合用,能加强升压作用,还能减少对升压药的依赖性。 ⑦生脉散、丹参注射液+莨菪碱,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即可适度提高心率,又能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缺血缺氧的状况,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降低毒副反应 ①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常出现燥热伤津的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治以滋阴润燥清热或益气养阴中药而取效。 ②甘草与呋喃唑酮(肾盂肾炎),既可防止其胃肠道反应,又可保留呋喃唑酮的杀菌作用。 ③氯氮平(精神分裂症)+石麦汤(生石青、炒麦芽),消流涎。 ④碳酸锂(白细胞减少症)+白及、姜半夏、茯苓等复方中药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3)降低用药剂量 ①珍菊降压片有较好的降压及改善症状的作用,盐酸可乐定比单用剂量减少60%。 ②地西泮+苓桂术甘汤:地西泮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1/3,嗜睡等不良反应也因为并用中药而消除。 2)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 (1)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①影响药物透过生物膜吸收。 ②影响药物在胃肠道的稳定。 (2)影响分布 ①碱性中药(如硼砂、红灵散、女金丹、痧气散)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排泄减少,吸收增加,药效增加20~80倍,同时增加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是耳毒性增加,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耳聋。 ②鞣质类化合物的中药+磺胺类药物,使血液及肝脏内磺胺类药物浓度增加,引起中毒性肝炎。 ③银杏叶与地高辛,促进主动脉内皮细胞Ca2+水平使地高辛的游离血药浓度明显升高,易造成中毒。 (3)影响代谢 ①酶促反应 含乙醇(酶促剂:能使肝药酶活性增强)(中药酒剂、酊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乃近、利福平、二甲双胍、胰岛素等药酶诱导剂合用,使上述药物半衰期缩短、药效下降。 含乙醇(中药酒剂、酊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盐酸氯米帕明、丙咪嗪、阿米替林及多虑平等),使代谢物增加,增加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 ②酶抑反应 鞣质类中药(大黄、诃子、山茱萸、五倍子、地榆、石榴皮、虎杖、侧柏叶等等)+酶制剂(淀粉酶、蛋白酶、胰酶、乳酶生等)时,可与酶的酰胺键或肽键结合形成牢固的氢键缔合物,使酶的效价降低,影响代谢。 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呋喃唑酮、异烟肼、丙卡巴阱、司来吉米)+麻黄碱成分的中成药(如大活络丹、千柏鼻炎片、蛤蚧定喘丸、通宣理肺丸等)时,单胺氧化酶抑制药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使单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不被破坏。麻磺碱促进单胺类神经递质大量释放,引起头痛、恶心、呼吸困难、心律不齐、运动失调及心肌梗死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出现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4)影响排泄 ①增加排泄 碱性中药(如煅牡蛎、煅龙骨、红灵散、女金丹、痧气散、乌贝散、陈香露白露片等)+酸化药物(诺氟沙星、呋喃妥因、吲哚美辛、头孢类抗生素),排泄加快,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 红霉素(碱性环境下抗菌力强)+含山楂制剂用,使pH值降低,失去抗菌作用。 冰硼散(可以使尿液碱化)+青霉素与磺胺类药物,抗菌作用降低。 含机酸成分的中药如(乌梅、山茱萸、陈皮、木瓜、川芎、青皮、山楂、女贞子等)+碱性药物(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钙、碳酸钙、枸橼酸镁、碳酸氢钠、氨茶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降低或失去药效。 ②减少排泄 含有机酸成分的中药(如乌梅、山茱萸、陈皮、木瓜、川芎、青皮、山楂、女贞子等)+磺胺类、大环内酯类药物、利福平、阿司匹林等酸性药物合用,因尿液酸化,可使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溶解性降低,增加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导致尿中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或血尿;增加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肝毒性甚至可引起听觉障碍;可使利福平和阿司匹林的排泄减少,加重肾脏的毒副作用。 3)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1)药效学的协同作用 香连丸+广谱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使抗菌活性增强16倍。 (2)药理作用相加产生毒副作用 六神丸、救心丹等含有蟾酥、罗布麻、夹竹桃等强心苷成分的中成药+强心苷类(洋地黄、地高辛、毒毛旋花苷K)等,易使强心苷过量而引起中毒。 发汗解表药荆芥、麻黄、生姜等及其制剂(如防风通圣丸)+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安乃近等,导致发汗太过,产生虚脱。 (3)药效学上的拮抗作用 含有甘草、鹿茸的中成药(如人参鹿茸丸、全鹿丸等)+磺酰脲类降糖药(如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可减弱降糖药的药效。 中药麻黄及麻黄碱的中成药(如止咳喘膏、通宣理肺丸、防风通圣丸、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复方降压片/帕吉林等降压药,产生拮抗作用。 含麻黄碱的中成药+镇静催眠药(氯丙嗪、苯巴比妥等),产生药效的拮抗。 3)含西药组分的中成药 (1)常用的品名和所含西药成分 ①抗感冒药中多数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个别药中含有安乃近、乙酰水杨酸或维生素C。 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重感冒灵片,金羚感冒片、贯黄感冒颗粒。 不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强力感冒片、抗感灵片、新复方大青叶片。 ②补虚药含有维生素类,补血剂含有铁。 ③降压药珍菊降压片含有氢氯噻秦、盐酸可乐定等。 ④消化系统中成药含有抑酸药:NaHCO3,硫糖铝、氢氧化铝;治疗痢疾的含有甲氧苄啶。 ⑤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含有格列本脲。 ⑥止咳平喘化痰药含有咖啡因,麻黄碱,氯化铵,盐酸氯苯那敏等。 ⑦心脑血管药含有维生素C等。 ⑧肝胆用药含有碳酸钙,胆酸钠等金属离子。 ⑨理气理血药含有Ca。 ⑩五官科用药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 ?消痔灵注射液含有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 ?腰息痛胶囊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新癀片含有吲哚美辛。 ?强力康颗粒含有维生素E。 老年人的中药应用 老年人用药需要恰当选择 (1)增加毒性:麝香保心丸与地高辛等强心类药物联合用药。 (2)影响吸收:法莫替丁等抗酸药与含黄酮类药(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银杏叶片),应分时服用。 (3)降低疗效:培元通脑胶囊、益心通脉颗粒、活血通脉片等含有甘草、人参、鹿茸等成分与降糖药二甲双胍、消渴丸、阿卡波糖和胰岛素产生拮抗,必要时增加剂量。 婴幼儿的中药应用 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 (1)用药及时,用量宜轻。小儿得病急,变化快需及时用药,小儿脏腑娇嫩,多药敏感,处方要精,用量要轻。 (2)宜用轻清之品。小儿脏气清灵,对大苦、大辛、大寒、大热、攻伐和药性猛烈的药物要慎用。 (3)宜佐健脾和胃之品。小儿脾气不足,消化能力差,因此应佐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之山药、山楂、陈皮、六神曲、麦芽、鸡内金、白术等。 (4)宜佐凉肝定惊之品。小儿体属纯阳,热病偏多,且肝常有余,易出现肝热抽搐、惊风之症。救治小儿疾病特别是外感病邪,出现壮热、烦躁、惊惕等症,则应在清热透解之时,佐以平肝息风之钩藤、蝉蜕、僵蚕、地龙等。 (5)不宜滥用滋补之品。小儿生机旺盛,宜饮食调理,不宜滥用滋补之品,否则会使机体阴阳失衡,伤及脏腑气机。 肾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 常见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 (1)植物类 ①生物碱类:雷公藤、草乌、益母草、蓖麻子、麻黄、北豆根,急性肾衰。 ②含雷公藤制剂: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急性肾衰。 ③含其它成分类: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急性肾衰。 ④含蛋白类(巴豆)、挥发油类(土荆芥)、皂苷类(土牛膝)、蒽酰苷类(芦荟)、其他苷类(苍耳子)。 (2)动物类 斑蝥:肾毒性极强;蜈蚣、蜂毒:严格控制剂量;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蚂蚁丸、蛔虫散。 (3)矿物类 ①含砷:砒石、砒霜、雄黄、红矾。 ②含汞:朱砂、升汞、轻粉、红粉。 肝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 常见引起肝损伤的中药及其主要化学物质 (1)植物类 ①生物碱类:千里光属(千里光、菊三七等)、款冬属、蜂斗菜属、泽兰属、紫草科的紫草属、天芥菜属,可引起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 ②苷类:强心苷类、氰苷类、皂苷类。如:三七、商陆、黄药子等,黄药子是目前公认的肝脏毒性药物。 ③毒蛋白类:主要存在于一些中药的种子中,如苍耳子,蓖麻子,望江南子,相思豆等。 ④多肽类:有一些毒性较大的活性肽,其中毒蕈植物中毒蕈伞对肝脏损害最重。 ⑤萜与内酯类:萜类化合物对肝脏有明显毒副作用,包括有川楝子、黄药子、艾叶等,其中川楝子是含萜类肝脏毒性中药中最典型的一类药物。 ⑥鞣质类:包括五倍子、石榴皮、诃子等,其中五倍子含有大量可水解鞣质,极大量时可引起灶性肝细胞坏死。 (2)动物类 蜈蚣,鱼胆,蟾蜍,斑蝥,猪胆。 (3)矿物类 含砷:砒石、砒霜、雄黄、红矾。 含汞:朱砂、升汞、轻粉、红粉;含铅:铅丹、密陀僧。 归纳:肝、肾均有损害作用的是:蓖麻子、雷公藤、北豆根、铅粉、砒石。 (4)乌头类:主要有毒成分为乌头碱,一般中毒量为0.2mg,致死量为2~4mg。 ①中药材: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支蒿。 ②中成药:木瓜丸、正天丸、追风丸、追风透骨丸、三七伤药片、祛风舒筋丸、小金丸、祛风止痛片、风湿骨痛胶囊、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记忆:木瓜(一家)大小整天追风,三七伤,输尽,小金,知痛。 ③中毒表现: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头痛、头晕、精神恍惚、语言不清或小便失禁,继而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呼吸衰竭等神经系统,以及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表现。 ④中毒解救:肌注阿托品0.5~1.0mg。 (5)马钱子:含番木鳖碱即士的宁,毒性大。成人服用5~10mg即可中毒,一次服用30mg即可致死。 ①药物: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伤科七味片等。记忆:马钱七味疏风,山药九分舒筋。 ②中毒表现:惊厥、痉挛,甚至角弓反张。 ③中毒解救:对症治疗:痉挛时可静注苯巴比妥钠0.2~0.3g。 (6)蟾酥:蟾酥毒素有洋地黄样作用,小剂量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大剂量则使心脏停止于收缩期。 ①药物: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梅花点舌丸、麝香保心丸、麝香通心滴丸等。 ②中毒表现: 循环系统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脉缓慢无力、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严重时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大汗虚脱、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跳骤停而死亡。 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③中毒解救:对症治疗:注射阿托品,服用颠茄合剂等。 (7)雄黄:含二硫化二砷(As2S2),其毒性较大,进入体内分布于体内各组织,首先伤害神经细胞,使中枢神经中毒。 ①药物:牛黄解毒丸(片)、六神丸、喉症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牛黄抱龙丸、牛黄至宝丸、追风丸、牛黄醒消丸、紫金锭、三品等。记忆:六神蟾酥(阐述)追风牛黄,紫金(指定)醒消(行销),惊心宫抱毒牛黄,六神消金追蟾酥。 ②中毒表现: 消化系统表现为口腔咽喉干痛、烧灼感、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类似霍乱。 各种出血症状。 肝肾功能损害而引起转氨酶升高、黄疸、血尿、蛋白尿等。 严重者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 长期接触可引起皮肤过敏,出现丘疹、疱疹、痤疮样皮疹。 ③中毒解救:清除毒物,必要时可应用二巯基丙醇类。 (8)朱砂、轻粉、红粉 ①药物:牛黄镇惊丸、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抱龙丸、抱龙丸、牛黄千金散;紫金锭、天王补心丸、安神补脑丸、朱砂安神丸、苏合香丸、紫雪丹、梅花点舌丸、更衣丸、复方芦荟胶囊、活络丸、蟾酥丸、追风透骨丸、人参再造丸、磁朱丸。记忆:牛皇正经倾心安宫,抱龙千金。紫禁(城)天王诛杀苏合香,紫雪更衣,路会活络丸,阐述,风透,再造。 ②中毒表现: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腔黏膜充血等消化系统表现,以及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及精神方面症状。 ③中毒解救:可用二巯基丙醇类、硫代硫酸钠等解毒。 (9)雷公藤、黄药子、香加皮、蓖麻子、吴茱萸、鸦胆子、白矾、胆矾、蜈蚣、细辛、苍耳子、苦杏仁、罂粟壳的不良反应、可能的机制和中毒解救。 (10)壮骨关节丸、克银丸、白蚀丸、痔血胶囊、鼻炎宁颗粒、雷公藤制剂、维C银翘片、珍菊降压片、复方青黛片等相关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典型病例和用药指导。 (11)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炎琥宁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香丹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典型病例、用药指导。注射液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医护人员需要密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gx/7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送你一份诊疗联合用药手册,从此有底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