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医养生,最经典、古老的一本著作就是黄帝内经了。它可以说是一本百科全书。上册素问开篇就提到了我们人类应该如何适应自然规律,如何做到四季养生。今天咱们来一探究竟。

在四气调神大论里面是这样讲夏季的。

夏三月,

是说夏季三个月,有谁知道是哪三个月吗?是4、5、6?还是6、7、8?

中国讲究的是节气,一年有4季,24个节气。夏季从立夏开始,立秋终止。今年的立夏是5月5日,立秋是8月7日。所以今年的夏三月就是5月5日至8月6日。

此谓蕃秀。蕃秀咱们需要拆开解释。

蕃,就是说夏季这个阶段,万物生长茂盛,繁华。大家可以看到街边的树木绿叶茂密,郁郁葱葱。

秀呢?就是万物孕育生命的一个过程。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上天的气和大地的气相互交融,阴阳交合,(夏季气温高,雨水多,就是天地气交的结果)万物在此时开花结果。

其实这里再次点出了一个天地气交,蕃秀,孕育的过程这个观点。

有一个词叫华而不实,就是说植物只开花,不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中间少了一个秀的过程,也就是孕育的过程。

大家再想一想,我们吃进去的粮食,最终变成气血供人体吸收利用,这个粮食变气血的过程,正好和自然界华实过程一致。粮食变成气血靠的是人体的脾脏运化功能。所以,在中医当中,在夏季对于脾脏的养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夜卧早起,

就是晚点睡,早点起。因为夏季昼长夜短,你看冬三月就要求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早点睡,晚点起,因为冬季昼短夜长。

这个类似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意思。让你跟着太阳来作息。所以,这里的晚点睡,并不是让你无休止的熬夜。

在中医子午流注里面讲,最佳入睡时间是晚上9点至11点。最晚不超11点。所以奉劝那些读完黄帝内经而熬夜的朋友,一定要辨证看待问题。不要熬夜。

无厌于日,

夏季天气比较热,我们天人合一,适应四季的气机变化,就是需要热来向外发散的。不能一味地躲避太阳的照射。

现在到处是空调,夏季吃冷饮,寒邪不断入侵我们的身体,不晒太阳,寒邪根本就不会有机会向外排,反而在身体不断堆积。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怕冷,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出现鼻炎、抵抗力低下等问题。

当然,我们也不可以在夏季正午天气最热的时候去暴晒,或者屋内温度过高不开空调,这也是不可以的。会中暑的。凡是都要有个度。

提到中暑,问大家一个问题,中暑该不该吃藿香正气水?

这里有一个误区,必须提出来。

首先告诉大家,藿香正气水,是偏温性的药,这个从配伍就能看出来。

中医讲,寒者热之,热着寒之。意思就是热病需要凉药,寒病需要热药。

藿香正气水是温性药,它应该针对寒病,那么我请问一下,夏季在户外工作的外卖员,农民工等朋友,高温暴晒后中暑,是感受了热邪,那么他还可以喝温性药吗?不能。

所以,很多户外工作者,喝藿香正气并不对症。

藿香正气是温性药,针对的是寒性病。也就是中医里我们提到的暑湿。说通俗一点就是外界的热和湿。热来自于夏季的天气,那么湿呢?

因天气炎热而吹空调,冷饮、凉菜、冰啤酒、冰西瓜…以致水湿内停。这便是“暑湿”。所以,在办公室工作的,在渔场工作的人群,这些大家看起来感觉比较凉爽,湿润环境中的人,反而是适合人群。

所以说,我们应该少吃冷饮和各种冰镇饮食。这些食物容易伤脾胃、助湿气,大热天少吃一些解解馋就行啦,切莫过度、过“瘾”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不要在浑身是汗的情况下,进入很涼爽的室内,可以先把汗擦干再进屋。天气太热的时候给家里宝宝开空调,最忌讳空调冷风直吹身体!

所以你看,夏天出些汗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出汗恰是祛湿的好办法。

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含有酒精,开车的朋友不可以喝。

使志无怒,

保持心情愉悦,不要生气,尤其不要憋怒。因为夏季枝繁叶茂,人体阳气在外,出汗,等等一系列说明夏天就是发散发泄的季节。

接诊过很多朋友,自己都说脾气大,喜欢动不动就发火。听人说说喝玫瑰花对肝脏好,还能美容养颜,于是妄想通过喝玫瑰花茶来降肝火。结果没有效果。为什么?因为玫瑰花茶是疏肝解郁的。什么叫肝郁,就是看谁不顺眼,看什么事情不舒服,她生气,但是憋着,生闷气,不发出来,这叫肝郁。就是咱们刚才提到的憋怒。

肝气郁结,憋怒的可以喝玫瑰花,肝火旺的,动不动就大发雷霆的还是换其他吧。降肝火的中药比如龙胆,很多都是寒凉药,吃多了伤脾阳,所以,肝火旺的朋友推荐大家一个穴位,叫太冲穴,每天点按降肝火。另外再加一个曲泉穴辅助滋阴,效果更好。

使华英成秀,

让开花的孕育结果,

使气得泄,

使自己的气机有一个向外宣泄的通道。通俗来说,还是讲得要让自己出汗。所以,千万不要冷冻自己,吹空调保持干爽,一点汗都不出,是不行的。

越是热,越要吃一些热的东西。

冬吃萝卜夏吃姜都听说过吗?知道为什么吗?

就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我们的气都会向外宣泄,阳气浮于表,体内缺少阳气,所以,如果我们这时候吃生姜,可以趁机将体内的积寒一并排出来。相反,你吃一些寒凉的东西,体内阳气虚弱,寒邪趁虚而入,岂不是雪上加霜。

同理,冬季气温低,身体的阳气为了保存能量开始闭藏在体内,体内容易产生积热,多吃一些萝卜通气,可以避免冬季上火的情况发生。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痎疟是疟疾统称。疟疾简述:骤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续约10分钟,乃至一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通常发冷越显着,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

以上就是夏季养生的关于黄帝内径的一些要点了。

那么接下来就说一说夏季养生的艾灸方法

第一点就是如何选择合适的艾条与简单的鉴别。

市面上的艾条规格特别多,首先是尺寸,从直径2厘米的到8厘米甚至10厘米的,应有尽有。我们在家保健艾灸,就选择直径3厘米的就可以了。经常艾灸的朋友可以选择4厘米的。因为这两种艾条火力适中。艾灸一定要注意,并不是越烫越好,所以对于火力的要求也不是越大越好。

其次就是比例了。10:1.50:1的比比皆是。大家都挑花眼,其实很多厂家都是虚假宣传了。真正的艾条能做到三比一就完全够用了,就是3斤艾草做了一斤绒。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试一试,买点艾叶自己在家倒一倒,你会发现你做的三比一的比那些50:1的好用太多了。所以,这涉及到了一些鉴别技巧。

最后就是年份了。五年陈,十年陈,我们真正需要用的,放置一年以上就可以用了,所以你选择两年或者三年陈足够了。别相信那么十五年陈的,市面上没有。存储成本太高,即使有也不会批量生产。

艾灸的整体操作过程,使用方法

点火可以用蜡烛或者煤气灶点燃。灭火就装进灭火罐。

中间要刮灰,手持艾条悬灸。舒适度高,效果好。

③夏季养生的推荐穴位

极泉、劳宫穴,中脘、足三里。

④艾灸常见问题

有人会说艾灸以后容易上火,不能灸。艾灸后上火的原因很可能是你选择的艾条质量不好,掺假艾条火力不渗透,伤人津液容易上火。在可能就是艾灸手法不对,保持温而不烫即可,切忌一次灸太多穴位,走马观花。最后就是可能配穴没有做到辨证论治。其实如果怕配穴不准而上火的话,可以每次艾灸最后加上涌泉穴或者三阴交,就可以避免。

如果还有其他关于艾灸的问题,大家可以提问

从零学艾灸,实用课程,网络课堂报名开始了,只需几百元(附学员反馈)

即将开始的三伏灸,你准备好了吗?

湿气重,睡不醒没精神,体虚乏力大便差?一秒开启人体抽湿模式

正儿八经的方,“完美解决”女性各种受寒情况

脾肾双虚24个典型症状,快看你占几条!这样调,温阳益气养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gx/10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