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特辑陈艳大夫谈湿气的自我调理三
今天是华夏传统佳节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或者龙舟节,在此祝福所有人端午安康,合家欢乐!祈求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前面二篇,我们讲了关于湿气表现的症状以及湿气的成因,也分析了四例临床上因湿气重导致的疾病,以及治疗思路。接下来,我们就重点讲讲中医祛湿的方法,方便大家自我辨证并应用。第一招妙用中成药下焦湿热——四妙丸这个舌苔很典型,舌根部厚腻,舌苔黄腻,有的舌苔厚但不黄,男性通常伴有肚子大、阴囊潮湿、皮肤粗糙且发过敏性湿疹,我推荐吃吃四妙丸。四妙丸有四味药:牛膝、苍术、黄柏和薏苡仁,服用后,湿气就会从小便里排出。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我找了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这位老太太湿热特别重,可以看到她的舌苔特别黄腻,舌体发紫,老太太是脸上长带状疱疹。这是明显的龙胆泻肝汤症,口苦口干,眼睛发红,皮肤出现带状疱疹的水泡。女性一般伴有白带多、有异味、外阴道痒的情况。这种情况可以去龙胆泻肝汤。脾虚型——参苓白术丸脾虚有什么症状呢?首先,舌中有裂纹,舌苔像黏在舌头上面一样;另外,白腻苔均匀的分布在舌头上面;这两种情况就可以用参苓白术丸。参苓白术丸是由四君子汤加薏苡仁、砂仁制成的药。想要彻底的祛除湿气需要很多的时间,前期需要祛湿化痰,中期需要参苓白术丸去巩固,只有把脾肾固好了,痰湿的体质才能彻底的好转起来。暑湿——霍香正气液暑湿的舌苔是很白腻的,像浮在上面一样。如上舌苔的病人会出现口淡口腻,头晕乏力,全身没力,还有一点点发烧,是藿香正气的体征。像这种舌相,舌苔比较厚腻,没有味道都可以用藿香正气口服液去祛除。第二招妙用祛湿茶祛湿茶配方:炒薏苡仁、赤小豆、茯苓、芡实和山药。炒薏苡仁和赤小豆大家特别熟,很多人喜欢用生的薏苡仁,我建议大家用炒薏苡仁,因为薏苡仁的寒比较大,炒薏苡仁既可以祛湿,又可以健脾。但是如果面部有痘痘或者眼脸红怎么办呢?那我们要再加两个药,第一个是栀子,第二是蒲公英或者鱼腥草,不但要祛湿,还要火清。再加点大麦和新会陈皮健脾,将我们体内的湿气化掉,陈皮最好用新会陈皮,因为普通的陈皮比较燥。用法:用7付打粉,10克一包,泡水喝。这个祛湿茶很多人都用过,药食同源的,比较安全,反馈效果不错,可以做长期的代茶饮。第三招祛寒湿泡脚泡脚一定要分清楚到底什么湿引起的,祛寒湿就可以用艾叶和花椒泡脚,对于有寒的是最合适的。艾叶温阳,花椒可以驱寒祛湿,一般可以每周泡三到四次,艾叶30g,花椒15g,放在锅里煮一盆水,然后坚持泡脚,寒湿就会慢慢祛除。第四招艾灸祛湿艾灸祛湿,可以灸哪几个穴位呢?关元穴:四指为三寸,以肚脐为中心,肚脐下四指下面就是关元穴,关元穴和肚脐中间就是气海,大家可以拿艾条用雀啄的方法对着这个穴位灸。但是,每次灸完关元穴后一定要灸一下足三里穴,通过灸足三里,把整个火引导到下肢,避免上火。第五招刮痧点穴祛湿法讲完艾灸之后,再讲下穴位,因为穴位祛湿既方便又简单,在家里没事都可以去试的。刮脾经:刮脾经刮哪里呢?首先找到阴陵泉穴和三阴交穴,用刮板刮中间这段,撒上刮痧油,顺经为补逆经为泻,所以,痰湿和湿热的体质,需要从上往下刮将湿泻除。刮到什么程度为止呢?刮的时候皮肤经络上面会有很多的小疙瘩,这就是脾经上的结节,肯定特别疼,通过几次刮痧结节会散掉。如果是脾虚的病人就顺经刮,从下往上行,一定要把结节刮散,顺经为补,顺着三阴交往阴陵泉的方向是补法补脾。而且这个方法挺简单的,没有刮痧板就用手指关节刮,实用又省钱。点按丰隆穴:丰隆穴大家一定要找准,这个穴位大家都特别喜欢,有两个作用,一是减肥,二是可以通便;女性可以通过点按丰隆穴减肥,而便秘的病人长期揉丰隆穴可以通便。丰隆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可以把手指弓起来用指关节对着丰隆穴揉,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怎么找丰隆穴呢?外踝和膝盖之间的中点胫骨旁开两寸的地方就是丰隆穴。大家没事的时候,想减肥或者大便不通的,刮一刮揉一揉,每次五分钟,一天坚持两次,坚持半个月都能有很大的效果。“如果自己找不准穴位或者怕痛者,也可以来医馆预约若蘅大夫导引点穴祛湿扶阳,修复中焦功能,长养气血,躺着也可以减肥祛湿哦。”点按曲池穴:这个穴位对暑湿是比较好的,它的位置在哪呢?首先,曲肘,在肱骨外侧和肘横纹中点的位置。曲池穴属于阳明大肠经,有助于通便;遇到暑湿(或中暑),可以用刮痧板刮。在南方刮痧是比较普遍的,在北方天气没有那么潮湿,刮痧比较少。没有刮痧板时,也可以弄点水,用手点按。曲池穴微有红痧后,再把脖子提捏数十分钟,捏过之后暑湿就会排出去了。刮或揉中脘穴:主要针对的是大腹便便,舌苔厚腻中焦不通的人。我们可以直接用手指点按在中脘穴上,顺时或逆时揉。这个穴位直接作用于中焦,通过点揉中腔穴可通畅中焦,健脾胃运肠道。中脘穴在哪呢?首先,看到胸部中间最下面的骨头(剑突)和肚脐中间,有的人在中脘穴可以摸到明显的痛点,或者在中脘穴有一个明显的条索状结节,甚至在饭后在中脘部有隐隐的堵塞感。点穴或刮承山穴:承山穴属于膀胱经的一个穴位,膀胱经是人体最长的一条经络。而承山穴是特别容易淤堵的一个重要穴位,当我们感觉双脚乏力,还有情绪特别差时,或者生气吵架后,大家都可以在承山穴,会有一个痛点,非常痛。将它揉散,情况就会好很多,走路也会轻松很多。它就相当于三峡大坝,是调节全身水液特别重要的一个穴位。有痰湿或暑湿或者湿热体质,都可以按按承山穴。讲到这里,大家可以根据前三章的内容总结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加以应用。但体质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症状以及呈现形式,我们已经接到了关于湿气的众多咨询话题,下一篇,我们会根据大家提的问题进行一一解析。(未完待续……) 愿尽微薄力,愿结众生缘 求医不如求已 把临床的经验模块化 用简便便学易法门结缘给有需要的人 ——中医陈艳 “喜欢我们,就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gj/8598.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版本曹操传核心十人组梦幻选择为曹
- 下一篇文章: 民间绝密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