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龙胆泻肝汤,中医方剂名。为清热剂,具有清脏腑热,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之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临床常用于治疗阴虚而不甚、阳亢而不烈之高血证及滴虫性阴道炎、阴痒、带下等证。

龙胆草6g黄芩9g栀子9g

泽泻12g木通6g车前子9g

当归3g生地黄9g柴胡6g

甘草6g(原著本方无用量)

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剂,每服6~9g,日二次,温开水送下。

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本证是由肝胆实火上炎或肝胆湿热循经下注所致。肝胆之火循经上冲,则头部、耳目作痛,或听力失聪,旁及两胁则胁痛且口苦;湿热循经下注,则为阴痒、阴肿、筋痿阴汗;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皆为火盛及湿热之象。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胆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故为君药。黄芩、栀子苫寒泻火,燥湿清热,增君药泻火除湿之力,用以为臣。泽泻、木通、车前子渗湿泄热,导肝经湿热从水道而去。肝乃藏血之脏,若为实火所伤,阴血亦随之消灼,且方中诸药以苦燥渗利伤阴之品居多,故用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肝性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火邪内郁,肝胆之气不疏,且骤用大剂苦寒降泄之品,既恐肝胆之气被抑,又虑折伤肝胆升发之机,遂用柴胡疏畅肝胆之气,与生地、当归相伍以适肝体阴用阳之性,并能引药归于肝胆之经,以上皆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为佐使之用。火降热清,湿浊得利,循经所发诸症皆可相应而愈。

苦寒清利,泻中寓补,降中寓升,以适肝性。

本方为治疗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之常用方。以口苦溺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

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RECOMMEND

推荐阅读

1、方剂

每日一学——黄连解毒汤

2、方剂

每日一学——凉膈散

3、方剂

每日一学——普济消毒饮

4、方剂

每日一学——清瘟败毒饮

5、方剂

每日一学——导赤散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gj/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