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

-内蒙古奇乾村-

它就像一个遗址

还活着,却已经是个遗址

如果不是刻意去寻找它,那么奇乾村多半是一个没办法在地图上被标注的村子。

它几乎被大山所环绕,唯有西面临近着额尔古纳河。

这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村民们只需要跨过10米宽的河流,就能一脚踩在俄罗斯的土地上。

就路程而言,这远比翻山越岭要容易得多。

BY程咬金

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环境,奇乾村因大山环绕、大河阻挡而与世隔绝。

在时间长河的冲刷之下,慢慢变成一座不为人知的小村庄。

原本随着“淘金热”而来的四五十户人家渐渐离去,一座被要求搬迁的奇乾村,只剩下8户人家和奇乾中队的边防官兵……

//////////

一日奇乾,一生想念

大多数人都会听说过漠河,那是中国大名鼎鼎的“北极村”,但一定很少人知道奇乾。

这座与漠河处在同一纬度的村庄,正位于雄鸡形中国版图的鸡冠之上。

奇乾村位置BY百度地图

即便是为部分人所熟知,也多半是在文学作品里。

迟子建就曾经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里,提到过奇乾村。

那是在文学著作中,被化名为鄂温克族人交易城镇的乌启罗夫,与它现实中一样,接受着额尔古纳河的护佑和馈赠。

我这一生见过的河流太多太多了。它们有的狭长,有的宽阔;有的弯曲,有的平直;有的水流急促,有的则风平浪静。它们的名字,基本是我们命名的,比如得尔布尔河、敖鲁古雅河、比斯吹雅河、贝尔茨河以及伊敏河、塔里亚河等。而这些河流,大都是额尔古纳河的支流,或者是支流的支流。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的确,对于隐藏在大兴安岭深处,坐落在额尔古纳河畔的奇乾村而言,奔流而来的大河,让这片原本高寒的土地上森林密布,水草丰美。

托盘、刺玫果、稠李子等是酿制果酒、制作果酱的优质原料,防风、赤勺、龙胆草等成为村民们药用养生的植物资源,天然的食用菌,珍贵的野生动物,共同组成奇乾村的“自然宝藏”。

如果说,这些资源能让村民们一饱口福,那么步入秋天的奇乾,则让村民们生活在“别处”。

从九月下旬开始,奇乾村就已经开始进入秋天。到了十月深秋,漫山遍野的白桦林不约而同地换上金装。

几乎没有哪一个村落,能像奇乾村的深秋一样让人念念不忘。

它难以被描述,说是仙境,它却辽远而浑厚,粗犷又精致。

BY黑马(乔义恩)环球旅行摄影师

BY黑马(乔义恩)环球旅行摄影师

即便不是在秋天,绿草青青的奇乾,也一样能让时间的脚步放慢。

日落时分,雨后的积水塘平静无风,倒映着整座村庄的夕阳全景,质朴纯净,纤尘未染。

入夜时分,躺在额尔古纳河边,耳边是潺潺的流水声,而当你仰头望星空,银河也清晰可见。

在奇乾,似乎处处都是让人无法忽视的美。

难怪到过的人都要感叹一句“一日奇乾,一生想念”。

//////////

奇乾是遗址,却还活着

有一位曾经无意中发现奇乾村的旅人,在他的游记中这样形容去到村子的感动:“奇乾就像一个遗址,却还活着,它还活着,却已经是一个遗址。”

是的,这座如今无人问津的小村子,其实曾经是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

在奇乾短暂却又复杂的历史里,有《尼布楚条约》,有满洲国,有日伪军警人员的覆没,有乌玛、西口子暴动等反满抗日斗争,还有公路替代水运,伐木淘金代替放牧农耕…

很难说清楚奇乾村起源于何时,只知道这是蒙古族先祖躲避战乱,休养生息之地。

清光绪三十四年(年),清政府在奇乾设置珠尔干河总卡伦,辖莫里勒克、毕拉尔河、牛尔河等地。

自年至年,奇乾的建制便一直在变动。

最后于年5月恢复奇乾乡,乡政府设在奇乾村。这才结束了奇乾村建制的来回变动。

在这段时间里,拥有着全市最高黄金储备量的奇乾村,被越来越多的商人所觊觎。

清末民初,许多“闯关东”的家族和邻国的俄罗斯商人都来到此处,采金、伐木、放牧、渔猎、经商……

据传,面积仅有1平方公里的奇乾村,就进驻了过万的淘金工人,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原住民、边贸商人、“闯关东”人在这里长期生活,互相通婚,让这座小村庄显得热闹非凡。

BY黑马(乔义恩)环球旅行摄影师

只是这场“淘金热”终究会散去。年,奇乾乡被撤并之后,随着打工潮的兴起,“掘金”遇到瓶颈的居民们逐一散去,只有8户人家坚守了下来。

带有俄罗斯风情的“木刻楞”民居人去楼空,只留下散落在草原之上古朴庄重的木头房子。

//////////

终究只剩边防官兵们

空落落的民房,弃用的拖拉机,不通邮、不通电、不通车,被“遗弃”之初的奇乾乡几乎与现代文明隔绝。

从年就开始驻扎在村子的奇乾中队,到了20世纪末时,都没能住上营房。

BY周游

边防官兵们都住在“木刻楞”里,入夜时还需要点蜡烛照明。

没有电话,就只能靠着给养车往外运送书信。一个信件的来回,最少也得花上两个月的时间。

除了平日里的边境护卫工作,官兵们除了忍受寂寞与思念之苦,还有一日近乎40度的温差,夏季重金属区的干雷暴,冬季干旱时节的大兴安岭的防火工作。

在闲暇的日子里,护卫着这片游客眼中仙境的奇乾中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十天八天处处好看,三月两月角角落落走遍,二年三年待着就算奉献”。

在大多数游客眼中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其实正是被这群可爱的官兵们护卫着。

BY周游

这或许是一句调侃,但却也是奇乾最真实的写照。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口号震天。

自从淘金热潮过去后,奇乾村当地的居民已没有边防驻军的人数多了。

现在的奇乾村已经有卫星电视,电话信号,除了太阳能发电外,还可以通过电线供电,生活质量已比从前已经好了很多。

只是,据最近去到奇乾村的游客说,那8户居民也已经搬迁走了。

这片净土,终究只留下了边防官兵们……

(温馨提示:想要规划奇乾村行程的,需联系当地导游或旅行社咨询行程事宜,因为不一定让进喔~)

-END-

文编辑丨新小志

参考

人文地理、解放军生活

图片未标注的均来源网络

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新县志,

优晟文化与羊晚集团生活传媒公司战略合作的内容平台

用全新视角带你领略中国各个县的风土人情,

带你探索中国未现之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dana.com/ldgj/11163.html